一个建筑企业要真正具备挑战各种强有力竞争对手的能力,创名牌工程是基础,创名牌工程不仅是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达到合同要求,而且建筑企业要为项目创造出工程价值
创名牌工程,能提高企业信誉度,使企业广为人知成为可能
要让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企业必须注重工程项目中各项指标,因为各项指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通道
实现企业目标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高效的项目管理融入到项目中,项目管理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 ,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要做好项目管理并非易事,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目标管理 在很多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并不知道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个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工程项目的实施归根结底也是为企业目标服务
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要达到的目标,制定计划,针对功能要求及实际条件进行目标管理,进行预控,做到预防为主、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
在项目管理中,目标管理是基础,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确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符合项目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中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收益等都是项目的目标
例如质量,我们会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目标:首先建筑要保证三大功能,结构:无不均匀沉降;使用:无渗水、漏水;观感:线条上下左右一条线
根据这一目标,进行细化,可以再提出一些标准,比如三对准:墙与地面砖缝对准,门框边线与砖缝对准,水电末端配件位于纵横砖线的交线上,进出风口、检修孔、喷淋、灯具位置适当准确
通过这种方法,建筑企业使建设项目达到预设的目标,使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达到合同的要求
二、加强技术协调 技术协调是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强化科学严密的协调程序,进行客观分析与控制,强调组织与程序
对于项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而言,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自身有较完善的质保体系,有各自较为严格的标准、规范,但各阶段之间需要衔接,必然存在技术信息的交流
项目管理的对象,即工程实体本身是一个由众多环节构成的系统,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协调问题,协调失败引发的问题在项目缺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协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工序交叉、材料供应、技术交流等方面
要取得良好的协调效果,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组织 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织形式,其结构决定了协调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
一方面,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专业分工细化是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另一方面,项目在必须分包时,应适度避免不合理肢解工程的做法,不少总包把工程分得过细,无形中使结合部增加,给协调带来困难;而有些参数,由于承包人的不同理解,就会引发矛盾
因此,项目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办法,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成立一支过硬的施工管理班子和成建制的队伍
2.建立科学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 管理的实践经验无疑是做好协调工作的良好条件,但是真正成熟的协调应更多地依靠科学严密的协调程序,进行客观分析与控制,强调组织与程序,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通过程序化、标准化来减少人为误差
3.重视工程管理文件的作用 工程管理文件作为管理过程的记录对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提供的进度计划,不仅仅提供了控制工程进展的依据,还有以下一些作用,比如使材料、设备的进场得以提前安排,现场其他单位对道路、水电、机械、临时设施的使用进行约定等
4.强调技术创新 在技术协调中,更应强调的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工程项目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实施,才能保证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三、落实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包括质量、成本、进度等,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意味着对这些方面都要加以控制
对于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施工企业往往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但对于成本管理和服务控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