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建设工程交易资源是指从事建设工程交易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硬、软件要素的总称,它不仅包括开评标设备、开评标场所管理等,还包括信息发布、场所安排、人员备案、专家抽取、和开标评标相关服务


交易资源的共享即是公开并整合现有的资源,实现建设工程交易资源的科学、高效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之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建设工程交易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设施资源的共享,包括开评标场所、开评标设备、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共享;二是信息发布资源的共享,包括与各相关部门的招标信息(公告)发布等共享;三是数据库资源的共享,包括专家库、企业库、人员库和各监督部门的数据查询使用共享

  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从宏观的层面讲,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为交易服务提供了基础性的“交易平台”,为今后实现建设工程网上交易创造了必要条件;从微观层面看,共享为交易双方创造了公平参与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交易过程更加便利和快捷

   一、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工作进展   近年来,杭州市每年进场交易项目数量以50%速度增长,交易资源共享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易项目需要,为此,交易中心已开始针对交易服务资源共享问题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中心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专门网站,首先推行了交易服务报名网络化、交易服务收费电子化,评标专家抽取远程化,经过运行效果显著,方便了广大业主;其次,开发和更新了多媒体查询触摸屏,开标刷卡自助签到系统、专家语音通知系统和排队叫号系统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办公设施

通过资源整合中心实现了三大服务功能,即提供一流的场所服务、完备的信息发布咨询服务和实现一站式的“一条龙”交易服务

  2、更新和完善“交易服务管理系统”和“杭州建设工程交易网”,重点突出各管理系统和交易网站在交易信息发布、信息查询等应用模块方面的实用功能

就国有投资项目实施“资格后审”新政策而涉及的相关交易流程作了及时调整,强化各种系统辅助应用成效,也带动了服务的快速、便捷和时效

  3、制定开评标场所安排应急预案针对每年出现的交易“洪峰”,制定了开评标场所安排应急预案

在确保开评标服务工作组织严密、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潜力,以解决高峰期场所资源紧张问题

  二、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杭州市部分单位共享发布信息资源渠道不畅通

目前进场交易的除市本级建设工程项目外、有下沙、滨江、之江、钱江、江东等开发区的项目、有园林绿化、水利交通、物业管理、政府采购小型项目、以及项目代建和保洁、拆迁等专业项目

各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也不同,内部形成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不健全,共享的信息发布渠道也因此受阻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项目信息受理和信息发布资源不能共享;二是各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的相互协调机制;三是共享系统资源更新不及时

  2、部分开发区的项目受理情况不同

在市本级的交易项目,办事对象只要资料齐全,从招标受理及信息发布、投标报名、专家抽取、从业人员资质登记、开评标场所安排、交易证办理等事项都能够在办事大厅“窗口”一次性办结

但是,由于目前各开发区的情况不同,形成不同的操作模式

滨江开发区、下沙、之江和江东开发区的交易项目,各个流程要求都有所不同

虽然这些开发区都自己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但现有交易服务资源的共享使用率不高

  3、开评标场所资源还不能完全达到共享

由于市“两中心”开评标场所的资源紧张, 进场交易项目数量每年又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开评标场所还不能完全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一是进驻“两中心”单位多,可使用场所资源少;二是国有投资项目实施“资格后审”新政策后,不能事先确定投标单位家数,使开评标场所资源更紧张;三是缺乏有效的开评标场所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要建立和规范“两中心”场所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一要根据建设工程交易服务实际需求出发,明确场所资源拥有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使场所资源共享得到明确保障

二要明确场所资源的共享规则

三要建立场所资源分类分级的共享管理模式,包括项目交易高峰期间增加和借用会议室、拍卖大厅等开评标场所的管理细则和规定

三、制约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的因素   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交易资源共享机制,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