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银行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其对市场营销认识晚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往往采取的是“守株待兔”的模式,换言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活动
而银行金融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亦无从谈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银行业务暴露出的问题,推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已势在必行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涵义及意义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涵义
金融创新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和拓展
他认为银行是推动金融创新中购买力的生产者
因为银行业务大致可分为正常信用和非正常信用两种,而正常信息化用即以现存产品为对象的信贷业务,与经济增长无关,而非正常信贷即对未来劳务和商品的信贷,是可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即是针对非正常信用而言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意义
目前对于银行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因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解释,即它是在金融主体内在需求,以及金融客体的外在供给双重作用下产生的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亦是如此,是建立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的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又要有效的规避金融风险,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金融银行的创新便势在必行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赢下发展较为落后,仍限于零散的营销模式,系统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1、金融市场发展迟缓垄断严重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市场,没有积极的市场氛围是很难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而营造好的市场氛围就需要良性的市场竞争,就金融市场而言这同样是真理
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在此方面却并不乐观,我国银行市场结构逐渐呈现垄断化,银行市场的主体依然是四大银行,它们在金融市场所占的份额仍然不断发展扩大,就其自身而言看似是好事,但归根究底,这却严重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2、金融体制落后
我国的金融创新体制与国际上的不同,是由政府主导的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改革并不彻底,而且内部体制建设也不完善,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加之缺少自主经营、独立经营的对利润最大化的促进作用,所以金融创新相较落后
3、与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
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即实现盈利最大化,而要达到此目的,商业银行就必须随着市场的需要对业务空间和经营领域进行不断的拓展和调整
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则仍然将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分开经营,这就严重限制了业务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无形中将利益最大化的程度降低,而且分开经营亦严重抑制了金融创新的范围和方式,以及政府控制使银行最大利益化需求不明显,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4、信用度相对较低
总所周知,金融是信用高度发展下衍生出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创新也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营造良好的、信用度高的市场环境上尚显欠缺,甚至是严重不足,个别的已经造成了金融创新与信用的脱节,而没有较高的信用度,金融创新便丢失了其发展的根基,是受到严重影响是必然结果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要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步伐,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
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主体观念依然束缚在存款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初衷,这就致死银行负效益的增加,以及成本创新受到阻碍
银行要明确吸引存款并非是最重要的,而能带来最大化的收益的金融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银行应摒弃传统的观念,将重心转移到如何推广和开发可为银行带来最大经济利润的金融创新上来,即应以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开展金融产品的经营,并将客户的需求与创新紧密联合起来,以需求推动创新,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
2、引进先进技术、广纳贤才
人,是任何企业的主体,而金融创新更离不开高端的金融人才和高科技技术
我国高科技的发展迅猛,但时间短、经验少,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恰恰是需要高等级的金融技术产品平台,需要较为熟练和丰厚的经验,然而金融电子化在我国的开展并不完全,这就对金融创新产生了一定的束缚
所以,相关金融学者不仅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任何高科技的技术产品推广、销售等都需要专业的高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