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是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行为的需要
在竞争环境变得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经营目标,施工企业很容易采取非正常的手段,进而出现不规范经营的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环节,可以及时反映所发生的各类问题,及时纠正,从而对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起重要保障作用
(2)内部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可以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通过有效评估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控制企业内部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最佳方法
(3)内部控制是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的需要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员工行为,使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对员工的团队精神、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不断激励员工,使其素质不断提高
(4)内部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的需要
有效内部控制的健全,把施工企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另外,严密的考核与监督,使工作实绩得到真实反映,合理的奖惩制度再加以配合,便能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重生产轻经营的思想,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没有清醒的意识,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还存有很多误解
有些施工企业把内部控制片面地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成本控制等等,对内部控制的含义缺乏全面理解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首先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制度政出多门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去制定各项控制制度
由于各个职能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时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深入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许多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
3.没有建立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
随着建筑业计价体制的改革,建筑产品由过去的定额计价方式逐步改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量的风险仍然由业主承担,但价格风险则由承包商承担
投标时,由各个承包商自行报价,承包商所报价格一旦中标,则该价格为结算价格,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一般不能再调整价格,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由于当前建筑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
因此,企业应建立价格风险评价机制,来规避低报价中标所带来的效益风险
4.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
企业设置的审计部门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但人员偏少,而且素质也不高,这样的审计部门即便能够查出项目上存在的问题,但对存在于领导层面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了
此外,内部审计多以事后检查和合规性为主,不能有效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修改制度上的缺陷,也不能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另一个方面纠正制度缺陷和违规行为的措施缺乏,不能严格处理发现的问题,致使错误屡查屡犯,应有的内控效果达不到
三、优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提高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