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形式中,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力基本上是统一的、无限责任的贡献者
管理者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调节各种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可以作为上市公司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治理机制,但由于不合理的管理财务模式、不健全的监督机制、现有国情等等导致低效率的公司治理
而在网络媒体等报道的关于上市公司的其中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也是财务治理的相关问题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构建有效的以公司为本的核心和灵魂的财务治理模式,并且提高公司的治理和分配机制这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财务治理制度能够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权力责任的划分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积极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对于上市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大影响
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方面的问题
合理的财务治理模式对于公司的资金合理分配、科学化管理以及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治理也是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来使公司的财务制度得以规范并完善
由于我国现有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不少上市公司在财务治理方面暴露出多种问题,现例举如下
(一)不健全不完善的组织结构
鉴于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国情以及国有资本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许多上市公司在我国并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或者还有已经建立完善的部分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这使得滥用职权,损害股东和公司利益可能性大大增加
现代企业的最佳体现形式就是上市公司,按照我国的现有企业制度,标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上市公司所必须具有的
《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主要目的是使其相互制约和监督
一个企业具有治理完善的结构具有十分钟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证,防止他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被某些不合理的“内幕”吞吃;第二,公司的效率在科学的决策下得以保证,因为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能够充分的维护各方面的利益
相反持股比率过于集中,所有者缺乏内部控制和治理公司的能力等问题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表现突出
金融危机的关注更少,风险意识也基本上是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造成的
(二)缺乏有效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公司将所有者的管理权下放给经营者,可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管理高层并没有专业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这将提高交易中的成本
而在此过程中,公司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
这会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激励和约束的脱钩,不健全不完善的制度就会慢慢的暴露出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 不合理的权利分布
财务管理的权利是公司资金计划、分配、使用、监督管理的权力
而由于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种种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导致企业的各种权利例如:股权、财务治理权等等权利分布的不合理导致公司的合法受益人权益受到损害
财务管理者应该按照正确的原则本着实现公司治理和完整的完美性的原则去追求各种企业相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
在权力配置方面,其一应该努力实现股东会、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等之间的静态分配,其二实现上市公司和企业债权人(银行等的)之间也就是每个利益相关者去参与到企业的管理[1]
然而在我国现代企业发展历程中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有的国企改革而来并且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同时利用第一大股东控股几乎完全主导公司董事会董事和监事会
是现在公司中决策实施监督权力丧失以及各种不合理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制度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利益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 明晰公司的股权、规范资本结构、加大资金流动性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中股权、产权过于集中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上市公司股票的分散性以及和前几大股东所有权之间应该恰当的平衡性,从而达到制衡并且同时克服股权集中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目的
在今天,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上市的股票仅仅占不到三分之一,二非流通股却占了三分之二,大量的股票聚集在股东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