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有企业摆脱了计划经济,经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再加上利益分配的多样化以及多种矛盾复杂化,这些都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机遇和挑战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无法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是当前国有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
1、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存在的问题 1.1政工价值观的偏差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忽略,造成对政工队伍认识不足,严重影响政工队伍的进步
一是当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观念下,思想政治工作地位日益削弱,尤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认为过多的组织、宣传及工会等党群工作属于非营利性工作,只会增加内耗,却对企业毫无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
二是政工人员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工资待遇偏低,甚至个别政工人员受到岗位歧视,只好寻求更多改行的机会,不利于政工队伍的扩大
三是由于年轻干部不愿从政,政工队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还有一些人认为只有高技术人才才有发展,而政工队伍则没有出路
四是在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工人员常被精简,因此岗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2政工干部年龄偏大化 当前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年龄偏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内部将资历长但是可能竞聘不上、或者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安排到政工岗位;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对政工岗位存在偏见,再加上政工的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繁琐,在企业中常不受重视,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造成政工队伍的恶性循环
1.3政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飞速发展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对政工人员及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全新要求,政工工作内容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改革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观念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尤其一些客观因素造成政工工作长期处于传统背景的影响下,没有发展创新
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感受到压力,就没有进步的动力,只能长期拘于形式,不能创新进取,工作惯于格式化,只按照规定、经验办事,造成知识停滞不前,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工作中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如果政工人员自身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照本宣科,以过旧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往往事与愿违,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2、国有企业政工队伍转型的有效途径 2.1重新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价值 若想改进政工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认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价值
实际上,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全面促进生产力发展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理论、工会活动、宣传文化以及组织纪检等,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并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强调理论观点学习,利于提高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确保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再次,做好管理者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大思政工作宣传力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另外,通过思政工作化解各种群众矛盾,可让每个职工都身心愉快地投入工作,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做好“人”的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最终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不断优化政工队伍结构 为了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政工队伍的结构,激发工作热情,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政工工作中,促进企业发展
2.2.1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从社会各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基本没有哪个企业公开招聘政工人员
而企业也根本不可能高薪留用政治“空谈者”,而是要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心理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思想政治的领军人物,应注重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积极留用优秀人才并适当提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另外,国有企业还可多引进与政工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逐步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
2.2.2精选优秀兼职人员 国有企业除了确保政工队伍的“少而精”之外,还应注重选拔综合素质良好的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