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机构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资产的规模急剧膨胀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难题也越来越大
如何建设节约型企业,管理好国有资产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创建节约型企业,就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浅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一、目前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普遍存在问题 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公司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甚至人员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管理混乱,条块分割,重购轻管、重钱轻物,固定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账账、帐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与此同时,现行会计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财务、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管理部门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远远不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式之需,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企业公用经费的管理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账;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的不明确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 在公司各个二级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的问题
其表现一是调拨、接受捐赠及其它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二是会计人员有意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常有发生;三是存在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四是移交不清,存在涉及人员调整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五是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六是存在账外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管
(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规定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 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统一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
(四)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近年来,受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企业公用经费趋紧,对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但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五)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六)没有充分利用预算、统一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 财务部门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对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没有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预算
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必须进行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认识不深,导致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采购制度执行不严,如此一来,难免出现“价高货廉”、“人情采购”,达不到“少花钱多办事”,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目的,严重者还会导致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七)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固定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只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资产使用部门无管理制度、无管理人员、财产登记不全
(八)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目前,企业内部资源的横向联合调剂余缺的意识和行动力欠缺
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资源配置也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和不合理性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
以制度创新来破解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难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管资产
(一)严格遵守有关的财经法规,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企业有关的财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