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临消亡的关东满族鹰猎文化——沈空苍鹰驱鸟工程民俗史溯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海东青与女真人的神秘传说
海东青属鹰科,学名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


其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

矛隼是契丹、女真、满族等北方民族非常喜爱的一种鸟

海东青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堪称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

海东青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

它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冲向猎物

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女真人与海东青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

据载,女真族属肃慎族系,其先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及长白山一带,后有一部分南迁至辽河流域

海东青的产地就在女真人祖先聚集之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据说,在女真人祖先居住的境内(今俄罗斯远东地区以东的大海里),出产一种珍贵的珍珠,珠蚌每年10月大熟,但是此时海边坚冰数尺,人无法凿冰取珠

当地有一种天鹅,专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珠藏于嗉内海东青素来喜欢捕捉大雁,有以大雁脑浆为食的习性于是,女真人的祖先便训练海东青捕捉这种天鹅

传说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与海东青有关——完颜阿骨打的母亲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兵杀来

完颜阿骨打的父亲贺里波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退至乌拉山下便在杂草中生下一个胖小子,漫山遍野的辽兵攻了上来

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出生的男婴飞来飞去,还不停地叫着:“阿骨——打!阿骨——打!”大白雕的叫声惊动了山神阿古,听到大白雕喊“阿骨——打”,以为是让他打辽兵,便大吼起来

吼声过后,大大小小的山头都听到了阿古的呼唤,纷纷打开山门,让山水冲下来

迅猛的山洪把辽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

后来,贺里波为了感谢大白雕和山神阿古的救命之恩,便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阿骨打,从此敬白雕为神

传说中这种玉爪玉嘴的白雕正是海东青

二.因鸟而引发的“辽金之战”
辽国建立前,女真人与契丹人还比较和睦,但自从契丹人建立辽国后,便开始对女真人进行盘剥,辽统治者每年都向女真人索取贡品

据《契丹国志》载:“海东青小而俊健,能擒鹅骛,爪白者尤以为异,辽人酷爱之

”辽金时期,辽王曾设“鹰坊”,内设“鹰坊使、副使、坊详隐、坊都监”等职务,专门管理对海东青的收购,查寻和监督属下人对鹰的使用和处理

于是,契丹国每年不断向辽王进贡这种“俊鸟”,而辽王使用的鹰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文献•通考》载:“俊鹰海东青,贡于契丹,海东青小而健,能攫天鹅,爪白者尤以为异,出于五国之东,然不能自致


辽天祚帝昏庸残暴,治国无方,导致民怨四起
面对即将崩塌的帝国大厦,天祚帝不仅毫无察觉,依旧日夜玩乐

据史料记载,天祚帝爱好打猎,出猎时喜欢让海东青和猎犬紧紧相随

由于海东青是捕猎能手,天祚帝便强行让女真人捕捉海东青进贡

女真人几乎抓尽了境内的海东青进贡给辽朝,却仍然不能满足贪婪的辽国统治者:契丹贵族除了向女真人榨取财物外,还要他们献美女伴宿,既不问出嫁与否,也不问门第高低,任意凌辱之,称之为荐枕

此外,辽国统治者甚至把女真的贡物“量轻重而打搏”,谓之“打女真”,遂激起了女真人的怨怒

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2500名精兵,会合于来流水南岸(今吉林省扶余徐家店乡石碑崴子),举行历史上著名的来流水誓师

誓师后,率部向辽国发起进攻,不久就占领了辽的国都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

至此,雄踞中国北方200多年的辽国灰飞烟灭史称因鸟(海东青)而引发的辽金之战

三.“打渔楼”鹰猎文化溯源
女真灭契丹,努尔哈赤又统一了女真

作为女真族后裔,清朝满洲贵族也酷爱海东青,公元1682年康熙帝第一东巡吉林阅兵时,看见臂架海东青的御林军英姿飒爽,不觉龙颜大悦,遂写诗赞美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
康熙的赞誉和皇室的特贡,使得海东青身份扶摇直上

据《打牲乌拉贡品录》载:清光绪年间,每只海东青(上等)折银三十两,二等鹰折银十五两,三等鹰银价十两,四等鹰折银五两,五等鹰折银一两,当年生小鹰雏折银五钱

如是“牛市”下,原本以打鱼(鲟鳇鱼)为主要贡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