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几种粮油检验标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粮油食品,因为它是我们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它的地位也很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对粮油食品的质量及其相关部门对粮油检验工作的要求均越来越高,据调查显示相关粮油检验标准制定于2009年10月31日

他们虽然规范了粮油检验,但是也只能满足当时的粮食标准需要,而当前我国的粮油检验标准的修改存在很多弊端,例如不及时,不准确,不细致

在有关检验方法上大家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所以现在很需要新的标准让粮油检验更加标准化

选取了几种油粮,通过对比它们的检验标准: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浓度、不同厂家六号溶剂油对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测定结果影响、有关优质稻谷胶稠度的测定[1]

  1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浓度
  1.1测定过程
  选择分液漏斗;气相色谱仪;比色管;三角瓶仪器,利用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性来测量其浓度,再根据气相色谱仪对结果测定,最后和标准值进行比较

  称取5.00g试样,加入0.01g还原铁粉、约20粒玻璃珠和20ml乙醚,混匀,加入0.5ml盐酸,摇动,放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每隔15分钟摇动1次(注意:先放气,后摇动)

经2小时后用快速滤纸滤入分液漏斗每次用15ml乙醚洗涤,共洗3次,合并滤液

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检测时间(节省10小时),而且回收率可达105%,使测定样品更及时

  1.2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通过观察色谱柱可以得出其苯甲酸和溶剂分离效果基本上符合标准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制备柱填料应避免与氧接触,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氧化作用

但用磷酸处理过的聚酯DEGS,需要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进行预老化干燥

实验中还可以得出,与未经过预老化的填料相比,预老化的柱填料流失明显减少,可得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经过预老化处理过的填料,装柱后老化只需20小时左右即可完成

此方法,能降低成本,节省开支,并且达到了相对较好的标准[2]

  2六号溶剂油对溶剂残留量测定
  2.1测定过程
  溶剂轻汽油是低沸点的有机物,它的特性在于会在一定的温度下较轻易的从油中挥发出来

在密闭的容器中,我们可以利用它的性质来对其进行提取

通过合理控制密闭容器的问题以及温度持续的时间,可以使其挥发,气化,最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与同法测出的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2测定结果
  使用溶剂油B配制标样,测得4#和5#大豆油含溶剂油分别为43.3mg/kg和41.6mg/kg;使用溶剂油A配制标样,测定结果依次为55.2mg/kg和52.7mg/kg

国家标准限制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不大于50mg/kg

  通过此次对溶剂油的测量,我们不难发现溶剂油的色谱峰相对窄而高,相对其组成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溶剂油峰值越宽而小

这会对实验造成很大的误差,而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原因在于火焰对峰值的影响

通过再分析发现,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生产溶剂油的厂家各不相同,其制作的成分比例也不相同

所以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也不相同

另一方面是实验中,在做加热实验中挥发的部分和样品中的油量比值也不同,也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影响[3]

  3优质稻谷胶稠度测定
  3.1测定过程
  在测定期间分别采用三种KOH标准溶液进行胶稠度比对,其对应配制并标定的标准溶液(0.2mol/LKOH)略有不同,经标定其浓度分别为:0.1734mol/L、0.2003mol/L、0.2116mol/


  ①原理
精米粉碱糊化后的米胶冷却后的流动长度②仪器高速样品粉碎机、试管(13mm×100mm)、水平操作台③试剂

0.025%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三份0.2mol/LKOH溶液,配制并标定

④样品3份粳稻谷、1份籼稻谷,共计4份样品

  3.2测定结果
  由于三种KOH标准溶液在浓度方面有所区别,对此结果差异也比较大

通过测定发现,K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胶稠度成正比,浓度越大,其胶稠度就越大

同时,实验过程中,试验台是否水平也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持操作台的水平,使实验的结果保持精准

  4结论
  粮油的检验是我国发展技术的重要项目之一,因为它和我国的粮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论是在生产,加工,销售上都在粮食经济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对粮食发展以及质量,生产的规模化和利用性上都有很大意义

为了适应我国的形势而言,为了让我国的粮食发展更加科学合理,成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等的技术保障

由此可见,粮油检测工作的规范和完善势在必行[4]

  参考文献
[1] 史玮.测定过氧化苯甲酰所需色谱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