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 设计、 新建、 改造和使用过程中, 执行节能标准, 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 设备、 材料和产品, 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 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目前我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使用中的能耗所占比例最大, 已超过能源消费总量份额的 27% ,逐渐接近三成. 所以,要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必须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
而建筑节能工作是建筑业一项重要、 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等多个参与项目建设主体.因此参建各方主体必须依照法律、 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
. 1.建筑节能投资建设 1.1建筑节能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
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
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
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这是由于中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
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匾乏
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
每年新建建筑使用的实心粘土砖,毁掉良田12万亩
物耗水平相较发达国家,钢材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用水泥80公斤,污水回用率仅为25%
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1.2投资主体节能意识存在缺陷 一些建设单位对建筑节能重要性及节能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没有站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认识节能工作,认为建设节能建筑需要投资,提高工程建设成本,获得利润相对较少,影响其投资收益率,因此不愿意投资节能
有些开发企业认为,搞不搞建筑节能,不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只要房屋结构安全就不愁销售,因此想尽一切办法,钻政策空子、托人情、找关系、编理由,能不搞节能就不搞
甚至有一些开发商,无视国家强制性标准,擅自更改已通过节能专项审查的节能设计,降低节能标准,强令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有的设计单位碍于建设单位的设计费支付原因,随意进行设计变更,造成建筑节能的先天性不足;有的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此视而不见,一条违规链就此形成
而基层监督单位监管力度有限,最终只能以竣工验收为砝码被动的制止相关责任主体的违规行为
笔者认为,应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联动,质量监督机构加大对各责任主体不良行为的记录,通报给上级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并曝光
2.建筑节能规划、设计 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2.1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像蒙古包的圆形平面,圆锥形屋顶能有效地适应草原的恶劣气候,起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