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1.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
央行每一次调整利率,都可以可以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也可以通过投资者预期来影响股票市场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股票价格与利率变化是反向的,如果利率上升,将会引起股票价格下降;反之上升
当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会导致股票市场资金流量的增加,促进股票价格和股票指数的上涨
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会通过改变股票价值的预期及通货膨胀等方式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2.现实中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股票市场中的反应
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最终的市场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必然导致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甚微,另一方面利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单一的,仅仅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降,这与我们上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是不一致的
二、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在股票市场失灵的原因
1.直接原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股票市场受阻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少,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缺乏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不紧密,一体化程度低,导致两者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度存在较大程度的不一致,因此也降低了股票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我国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真正发挥市场作用保护投资者的功能难以实现,财富效应不明显;我国股票市场从准入机制,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介机构的监管,再到信息披露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我国的股票市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难以发挥市场作用
2.根本原因:货币政策目标对股票市场波动没有做出主动反应
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稳定物价,稳定股票市场并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从我国货币政策的体系框架上来看,股票市场缺乏长期稳定调控机制,货币政策也没有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做出主动的反应,加之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股票价格的能力,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经济学理论相悖,其效果不仅具有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失灵
三、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应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必要性
1.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为目标,,因为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实现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健发展,但是实际情况下,物价与股票价格可能不相一致,这就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单一注重稳定物价,必然会导致股票市场的恶性发展
其次,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不显著,股票市场的的变化也使得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失灵
此外,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得之前单纯通过金融机构影响企业的货币政策失去效果,股票市场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地复杂,坚守以往货币政策目标基本上实现不了对经济宏观面的调控
2.货币政策目标制定更加关注资本市场发展的条件趋于成熟
首先,企业通过公开挂牌上市进行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趋势,发展股票市场也成为当下全球经济纷繁复杂情况下恢复经济的重要选择;此外,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其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培养机构投资者也成为一个主流;在实体经济发展饱和的情况下,进行资本运营,通过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得到关注;最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为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扫清了阻碍
五、结论及建议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没有稳定的宏观调控规则,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及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随着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必将越来越密切
因此, 为了更好了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畅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应该把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政策框架中,建立起调控股票市场的稳定规则
1.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注重其对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会适得其反,但是利率变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很大,而且反向影响更大
因此,中央银行应该把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工具主要集中在利率上,加快利率市场化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