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的水平也得到切实的提升
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大、数量多、涉及部门广,企业外部财务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健全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在内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更有利于保障国企财务活动的规范性,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
但毋庸讳言的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
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财务监督作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应当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度与考核激励制度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目标和企业目标不一致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属国家,其内部审计实际上是国家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的工具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企业负责人的经营战略,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
但与此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又在管理层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目标
当内部审计目标和企业目标不一致时,内审部门就不可避免地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2、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管理层,运行经费也来自组织内部,这导致了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处在同一利益链条之中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难免会受到影响
此外,国有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内审人员既要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又要平衡人际关系,更加大了所承受的压力
3、把经济效益审计和离任审计作为工作重点存在许多弊端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和经济问题审计等三种类型,在审计时间上都属于事后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所占比重最高,一般可以达到四分之三,其次是离任审计,经济问题审计所占比例最小
在没有发现重大违规事件的情况下,一般会在企业年终结算前,对各个部门进行集中式的经济效益审计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工作内容相对重复,许多内审人员为了完成计划任务,忽视了审计质量,有的人甚至在一天内审多个部门,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十分格式化,没有指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当然也提不出什么整改意见,使内部审计变成形式主义的活动
而离任审计一般都是在被审计者升迁、调任或者退休后进行
由于国企负责人多是国家指派,干几年后会有调任或提升,一方面刚到任的新领导对该企业情形不很清楚,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另一方面,前任负责人已经得到了调任或提升,有的甚至调到直接管辖企业的行政机关,许多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做些象征性的表面功夫,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企内部审计人员多是由财务人员转行过来的,对财务以外的技能知之甚少,难以做好财务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工作
再加上国企给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编制有限,内部审计部门找不到足够的人员去参与实施重大项目的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确定内部审计的地位,保障其独立性、规范性与客观性
1、内部审计部门归谁领导是关系到审计监督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而目前缺乏统一的模式
应由企业董事会之下设置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提交审计报告
国企内审部门归谁领导,是关系到审计监督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点
目前,我国对于国内审工作归谁领导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从国企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关系看,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受企业董事会或董事会所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内审部门不受企业经理人的管理)、由企业最高领导者——董事长直接领导、由企业管理层代表总经理领导、由企业总会计师或监事会领导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部门最好由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来领导
从国外知名公司的常见做法来看,审计委员会应是董事会之下的一个常设委员会,人数一般为三人以上,直接由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负责并提交审计工作报告
除审计委员会成员之外,其他人员无权参加审计委员会会议
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内审主管、外部审计代表或具备相关经验及专业知识的人员可应审计委员会的邀请参加审计委员会会议
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应和外部审计师及内审主管举行两次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