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设计
1.1 设计原则
⑴统一的开放技术架构体系
开放的技术架构,是应对信息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开发组织难度越来越高的有效技术措施
采用统一的JAVA计划平台,实现子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奠定系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⑵统一的企业级中间件平台
中间件软件平台是提高系统性能、加快研发速度、降低运维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系统采用标准统一的中间件软件平台产品
统一规划使用,统一部署与优化调整
⑶统一的公用基础信息模型
系统各功能模块管理的对象是构成运输指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多维度管理意图的新增,必须规范管理对象的访问,建立统一的对象描述模型与字典,规范化公用基础信息的管理和维护,为实现子系统间信息共享与复用,以及系统功能置换和集成创造条件
⑷ 统一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机制
数据是应用系统的基础,既要避免同类数据的多次重复采集带来的浪费,同时也应注意建立多维原始数据的采集机制,在数据间建立耦合校验机制,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对原始生产数据采用一元化管理下综合采集机制,统筹规划部署
⑸统一的用户界面风格
用户界面设计应遵循“风格统一,友好简单,适度引导”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系统各子系统皆采用图形界面进行软件操作,实现所见即所得
采用通用化表格设计技术,可以方便实现用户定义表格的输出内容和格式
⑸ 统一的开发集成标准
模块化开发是研发大型复杂应用系统的必然选择,建立良好的应用集成标准,是应用系统成功进行模块化开发的保障
既要保证系统功能模块便于拆分,又要保证功能模块间的紧密集成和正确运行
⑺ 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权限字典,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
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保证各子系统的信息安全
1.2系统架构
系统基于标准的服务整合优化,使其重新组合和应用,建成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
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可以更好地体现和继承现场运输生产组织中的应用模型、业务逻辑关系和数据
2系统总体功能
通过建立综合调度系统,将运输业务的各个运行过程,按规律将有关的数据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得生产信息能自动生成所需的报表和单据送交给各个职能部门及决策层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从各部门之间快速准确的传递运输数据,实现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和资源的重复建设,用计算机代替一些人工作业,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现代化目的
系统依据计划调度、机车调度、施工调度系统提供的列车工作计划、机车日计划、施工日计划,对基本列车运行图进行调整,把传统表格形式的日班计划,编制成日班计划运行图,调度和车站各岗位按图组织行车
调度各工种在日班计划平台,按照调度作业流程协同编制、调整、下达日班计划,系统按照作业流程、岗位职责,卡控作业过程和安全环节,实现协同作业、过程控制
3系统的特点
综合调度系统重点通过整合改造各调度工种业务流程,优化提升各调度工种间的数据共享,建立“调度计划编制平台”,实现了多工种协同编制调度日班计划,实现了日常生产闭环管理,进一步提高日班计划编制的自动化水平,使得调度系统在应用功能、体系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能够更好地为调度部门组织运输与指挥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有以下特点:
1.建立调度计划编制平台,实现日班计划协同编制
综合调度系统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按照调度作业流程协同编制、调整、下达日班计划,系统按照作业流程、岗位职责等的要求,为各调度工种提供一个统一的计划编制平台
各工种数据经平台计算后生成完整的调度日班计划,构建全局完整日班计划,其输出形式为列车运行图(即“一日一图”),实现了日班计划表现形式由“表”向“图”的转变
系统将调度员所管辖区段内的作业经推算放大为全局范围内的作业,并根据相关工种信息提供相应的实时指标统计,为调度员编制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2.完善调度工种系统功能,实现运输生产闭环管理
综合调度系统将在强化信息源点建设的基础上,在列调、计划、货调、机调、施工等主要调度工种系统功能方面,梳理规范、整合改造既有各工种系统功能,实现对主要调度工种作业流程的功能覆盖,同时增加满足调度部门生产、施工、安全、基础的综合管理功能,实现调度作业流程化衔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