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环保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特别是近期国内所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毒大米、苏丹红等等,这更加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
而绿色食品以其“健康、环保”的形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爱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商洛市提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口号,将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优惠与鼓励
当然,目前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化道路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与问题,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
一、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食品并非是指“绿颜色”的食品,其是指对无污染的健康食品的统称
在国际上,通常用“绿色”来形容生态环境、环保以及健康,因此,为了体现出食品的环保与健康,社会各界将这类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定义为: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种植的或者经过科学技术加工的,能够有效严格地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食品
二、全国以及商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界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近20多年的发展时间里,绿色食品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第一产业中的新兴行业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新认证的绿色食品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产品数量突破10000个,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1.6%
同时,2011年绿色食品的企业个数达到了10000多家,而产品数量达到了25000多个,实物总量达到15000万吨,年销售额实现3000多亿元
相应地,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关于绿色食品的农田、草场等种植面积突破了30000万亩
商洛市的绿色食品产业主要是在21世纪后发展起来的,在当地适宜的气候、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多方条件推动下,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国内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征:第一,逐渐形成了以核桃、板栗、猪、鸡、茶叶以及洋芋等六大绿色食品产业
据商洛市农业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商洛市茶叶、核桃、板栗以及洋芋等四大产业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0万亩、155万亩、254万亩以及35万亩
第二,绿色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商洛市绿色食品的开发面积达到了268.5万亩,其中,生产绿色的畜和禽产品分别为175万头和417万只,绿色的农牧渔产品为84万吨,总共实现绿色食品的产值为25.6亿元
第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商洛市七个县区均完成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已经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数量达到了175个
第四,绿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
据商洛市农业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商洛市拥有202家绿色农产品的加工、包装以及营销企业,同时,具有288个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
三、当前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尽管目前商洛市绿色食品的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离严格意义上的绿色食品产业化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商洛市绿色农产品的经营局面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营格局,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绿色食品企业与公司相对较少
因此,商洛市一些优势的农产品产量相对较低,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的组织化、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发展
在经济管理学中,生产管理只有实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边际效益最高和边际成本最低,而当前商洛市的绿色食品产业明显没有做到这一点,阻碍了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化的经营
(二)绿色食品产业化管理水平较低
产业化经营需要先进的管理组织体系和高超的管理水平进行配合,从美国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经验来看,每一个农场都有着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和先进的管理机制
当前,商洛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化管理机制还未有效制定与形成,大部分的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经营仍然仿照原先的这种经营模式,这对其持续发展往往是不利的
对绿色食品产业化的管理必须从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出发,只有做到这三方面,才能实现绿色食品的产业化经营
(三)没有形成与打造自身的品牌
绿色食品产业与其他农产品有所不同,其吸引消费者的原因在于其无污染、健康以及环保的特征
因此,在进行绿色食品产业化的过程中,形成与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品牌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消费者认知与了解该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关键
显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