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的重要性早已经为政府所重视,实践证明也是如此,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货物的运输,人员的流动,资源在全国范围甚至是更为广阔领域内的配置等等都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发展,这些都间接的增强了对公路的需求,同时在政府的有力的主导下,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公路村村通,县县通的目标早已经达到,同时整个交通运输网络格局早已经形成
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公路工程监理制度也逐步的发展和完善,为我国公路建设中涉及到的施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权利义务的明确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该项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而且其孕育的原始土壤也是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国家,所以在我国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本土化的困境问题,因而我们也发现在实际的运行中,制度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这些问题又进一步的影响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建设
笔者认为要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公路的建设,首先需要意识到公路监理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策略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公路工程监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路工程监理的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对工程起到全面有效的监管
这一问题与我国对公路监理制度的认识以及它在国内建立和发展的完善程度是分不开的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的监管范围仅仅局限于工程的施工之中,而对决策和最终的效果的反馈则缺乏必要的监督,形成的局面就是无论工程的施工决策科学与否,无论可行性大小与否,无论参与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强弱与否,以及最终的无论已建成公路的质量状况,运行状况反馈的好坏与否,建立单位都无从形成有效的监管,以及给予建议和意见
可以说监理单位参与范围的有限性,直接制约到公路质量的好坏问题
从这一点而言,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监理的问题上应该贯彻一个系统的观念,让监理单位有机会从工程的全过程展开控制,这就意味着它所起作用的范围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如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反馈,修补等等各个阶段
(二)公路施工监理队伍建设专业化不够,任意性较强 应该说在长期的公路建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路的施工队伍,他们有着过硬的技术本领,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完善的培训培养系统,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与此不相适宜的现象是我国缺乏专业化的公路施工监理队伍,有些工程项目有的是根本就不存在着第三方监理人员,有的即使是存在,也是人员的临时的集合,项目一旦施工完毕,队伍即告解散
可以说出现这种情况,既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我国有关部门对监理制度的认识有关,他们认为建立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宣扬的那么重要,所以完全不必要在此上发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又构成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浪费
(三)公路工程监理市场混乱,低价中标现象屡见不鲜 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公路工程监理单位的产生最终是由于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
那么它必然带着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由于是问题的分析,笔者在此仅仅分析其中隐含的缺点和不足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工程项目一旦获得批准,虽然官方还没有公示,基本上很多消息灵通的监理部门和单位已经知晓,而且可以说是了若指掌,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疯抢标书,所以标书的价格越来越低,利润,信誉,质量等等也没有的根本的保障
监理单位对工程的状况都没有详细的了解就对工程的施工以及运行状况开具了证明书等证书,完全不过问实际情形,公路的质量也没有保障了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点就是低价中标甚至是乱收费的情形和非常常见
在充斥着众多的劣质的监理单位的市场中,他们的存在,可以说在短期内确实是以低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市场,但是从长远来说,他们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有损监理单位的信誉,而且对公路质量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二、公路工程监理市场的改善措施 其一,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依靠法律来规范工程监理市场种种不合理的行为
市场经济确实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也有着缺陷,因而,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存在的不足,应该加快相关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尤其是规范其信用机制、价格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仲裁调解机制等等
同时随着我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与国际接轨也越来越深入和频繁,所以也应该加强对外方面的法制的建设,规范其在国内发展和建设的行为
其二,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程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