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工业步入了大批量、专业化的轨道
生产的厂房也由过去的分散、独立、几千平方米的混凝土厂房,向大规模、联合、几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发展
而这些大跨度厂房、仓库的投入使用,也给消防审核、验收和消防日常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钢结构耐火等级低、导热快,极易发生倒塌,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多起钢结构厂房火灾,给国家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本文笔者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实际,就大跨度厂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的特点 (一)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自重轻,强度大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多数由钢结构专业厂家按照建设方要求和设计单位的施工图在钢结构专业厂商生产现场进行预先加工,制成构件后到建设工地进行现场组装,由于制作建筑构件能与土建同时开展,其施工周期必然短于混凝土结构建筑
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工程量相对较轻,施工十分便捷 (二)容积率高,使用方便
大跨度厂房的容积率都非常高,能满足大型设备进入的条件,生产方便,因此也被众多企业所青睐
(三)人员密集,设备相对集中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中空间大,容纳了众多的生产工序,因此生产设备、生产物资、生产人员均集中在其中,其人员、设备的密集程度均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厂房
二、大跨度钢结构厂房所存在的消防隐患 (一)设备、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规模大,建筑结构连体成片,生产机器设备密集,人员和物品高度集中,活动空间小,疏散途径少;发生火灾时烟雾大,工人又因长期从固定的路线上下班,发生火灾时极易因紧张而形成趋众行为,不利于逃生疏散,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二)安全疏散距离长,疏散不及时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在设计过程中均未考虑设备安装后的实际情况,在未安装设备的空厂房内计算的疏散距离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安装设备后实际的疏散走道只能是设备间的过道,由直线变成了曲线,疏散距离必然加长,不符合规范要求
(三)空间大,防火分隔不彻底
防火分隔多采用防火墙、防火门或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墙要求应从地面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小时时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0.4米以上,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0.5米以上,而实际建筑建成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的防火墙多隔断至钢结构屋梁的下方或屋面板的下方,不符合规范要求;防火墙上设计的防火门多数为常闭式防火门,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常闭式防火门往往常开,根本起不到防火分隔的作用;采用防火卷帘时应在发生火灾时自动下降或远距离操作降至地面,而在生产企业一般无消防控制室,不能按规范要求实施,从而使防火分隔不到位
(四)耐火等级低,建筑物火灾时易坍塌
钢材在常温下是非燃烧材料,但钢材的导热系数是混凝土的40倍,并且由于钢构件材质单一,所以在火灾中升温极快
所以钢结构厂房,尤其是大跨度厂房发生火灾时,出现大量的飞火,形成大面积燃烧,毗连成片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的承重构件如不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漆进行防火阻燃处理,其耐火极限一般只有0.25小时,也就是说在15分钟内钢质梁、柱等承重构件就达到其耐火极限,加之,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的纵深长、面积大,厂房内的烟雾不容易散发,火场升温快,钢构件强度减弱快,易倒塌
一般当钢构件在火场温度超过300度后强度减弱,当温度达到500度时,其强度仅为常温下的一半,当温度超过600度时强度几乎为零
很多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在发生火灾后均在20分钟内就发生变形、甚至坍塌毁坏
三、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火灾的预防及对策 (一)严把审核验收关
对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在审核、验收过程中:一是要严格对照规范,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方面认真审核图纸,尤其是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要求要按规范要求注明、讲清、讲透,不能含糊其词,尤其是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设置既要符合规范、又要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于大跨度钢结构厂房还应在其屋面材料的选择上注意其耐火极限的要求,尽量不要使用可燃或阻燃的夹心材料,同时在屋面板上还应设置适度的易熔瓦,以在火灾过程中及时向外部排放高温烟气,以降低内部热量积聚、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延缓建筑塌陷的时间
二是对建筑物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应与建设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