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其神奇功效决定了它在医学和畜牧业中的重要应用,然而人们常常会过于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它的毒性


  一、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
  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抗生素的副作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有40%的致病流行株有多重抗药性

1972年,抗氯霉素的伤寒杆菌在墨西哥流行,导致1万多人被感染,1400余人死亡

在美国也曾流行过六重抗药性的鼠伤寒杆菌,引起多人食物中毒,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1.抗生素长期使用过量容易使畜禽机体受到内源感染和外源感染

虽然抗生素都有特定的抗菌谱,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机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尤其是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时候,将会破坏微生态平衡

这时候潜伏的有害菌群将会趁机繁殖,进而引起细菌感染,这种感染叫做内源感染

此外,抗生素在消灭机体内敏感菌的同时,微生物附着点上会出现大量空位,外界的耐药病菌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此中情况下造成的感染叫做外源感染

机体在受到感染后如果施用大量的抗生素杀灭了某种细菌并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另外的内源或外源病菌如果随即再次进入机体进行繁殖,会造成二重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将会严重影响畜禽机体免疫力

抗生素被摄入动物机体后,会随血液循环扩散到肝、肾、脾、肺、胸腺、骨骼和淋巴结等各组织器官,逐渐削弱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大大增加动物患慢性病的可能性,甚至导致一些疾病频频复发

抗生素还会影响抗原和免疫过程,进而影响疫苗的接种
  3.过量的抗生素还会残留在各种畜禽产品中

抗生素被动物吸收后,几乎会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只有几个“天然屏障”是大多数抗生素都无法逾越的,如血睾屏障、血脑屏障等

抗生素在肌肉和脂肪中分布相对较少,在肝脏等内脏器官中分布较多

而我国又有很多人喜欢食用动物内脏,这也加剧了饲用抗生素对人们的危害

1997年韩国对牛肉、猪肉、禽肉的四万多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环素的超标残留率平均为6%

我国在同一年也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鸡的肝脾脏、蛋黄和蛋清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分别为33.9%、60%与60%

  机体内的大多数抗生素由肝脏代谢,经胆汁由粪便排出;另外有一部分会通过产蛋和泌乳残留在蛋和乳汁中

部分抗生素性质稳定,即使被排出体外,仍能稳定地存在很长时间,在环境中造成药物残留

这些体内和体外残留的药物,通过畜产品和各种其它途径进入人体和其它动植物体内,最终汇集于人体,大量蓄积而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同时大大提高了人体内菌株的耐药性,降低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二、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
  1.使用抗生素首先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考虑到抗生素的种种危害,很多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手段限制了饲用抗生素的使用

1998年底,欧盟就开始禁止饲料中添加维吉霉素等4种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也要求限制抗菌类药物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完全禁止抗生素的使用尚不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的养殖业主要为分散农户饲养的形式,有关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推广工作比较困难

部分养殖户过于信赖一些广谱抗生素,认为它们“包治百病”甚至“多多益善”;而一些饲料生产厂家又片面地追求效益,为了节约成本而滥用抗生素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导致了病原细菌抗药性的增强,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状况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东部地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在过去不易引发疾病的细菌,现已上升为家禽的主要致病细菌,这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有很大关系

  为了促进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强调要严格执行《动物食品中兽用药物最高残留限量》和《允许用做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并要求对饲料药物添加剂进行分类管理

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种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注意事项、停药期、最高残留量和配伍禁忌,还要求饲料标签里需要标明“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


  2.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和饲料生产厂家有关合理使用药物添加剂的意识,从根本上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建议有关宣传工作人员和农户注意用药的规程化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1)规程化原则
规程化原则即使用药物过程要经过合理的安排规划通过药物防治畜禽疾病时,应熟知药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