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林业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森林旅游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发展,取得四大方面的进展
一是林业旅游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中国林业系统共建立森林公园2583处,规划面积1678万公顷
二是森林旅游人数不断增长
去年全国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3.9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8.8%
三是森林旅游产业规模日趋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森林公园投入建设资金750多亿元人民币,直接旅游收入逾984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8000亿元
四是森林旅游繁荣了生态文化
多年来,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依托的森林旅游业一直保持着15%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森林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4.5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强,林业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显示出强劲动力
二、我国林业旅游经济面临的挑战
中国林业旅游市场空间大,但未来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现有林业旅游产品与富集、优质的林业旅游资源不相适应
景区类型结构单一、同质化开发问题较突出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旅游产品有广阔的前景,而现有林业旅游产品,多局限于森林公园、漂流等较为传统和单一的模式
2、 是现有林业旅游经济规模与大林业、大旅游的要求不相适应
其占林业总产值和旅游总产值的比重较低
相对于国外林业旅游资源的利用,我国的林业旅游开发较晚,规模较小,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3、 是森林旅游体制机制与现代林业、旅游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现阶段森林休闲旅游产品主要是普通大众、没有特色的观光产品,具有参与性的、赋予历史文化内涵的度假旅游产品、面向高端市场的新型主题休闲旅游产品以及科考教育、运动体验等参与型森林休闲旅游产品相对匮乏
也就是说目前森林旅游的开发只做到旅游的阶段,没有上升到休闲的层面,更没有合理利用森林的强大作用,因此很多森林休闲旅游目的地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今后森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是其产品提升的入口
三、 对林业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发展林业旅游经济,必须首先具备可以吸引游客的环境优势
开展林业旅游所依托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就是环境资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范围最广、生物总量最大的植被类型,是“绿色基因库、物种宝库”,有林相、古树名树、奇花异草等植物景观与一些鸟兽鱼虫动物景观等共同构成的生物景观;有奇峰怪石等地文景观;有溪、泉、瀑、潭等水域风光;部分景区还有霞光异彩、云雾冰雪等天象与气候景观
所以说对于林业旅游的开展,环境资源及其所营造的氛围和所处的区域环境是主要的牵引力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根据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旅游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战略,实事求是地确定森林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旅游线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条件,把握好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环境造成破坏,做到分区、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森林旅游建设和开发活动
3、倡导低碳理念、推进林业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规划手段等方面发挥低碳理念对林业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文化,积极谋划低碳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4、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林业旅游产业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相结合,林业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林业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与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设多元化、多精品、多功能的林业旅游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加快旅游文化建设,成立了旅游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旅游文化研究协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拓展旅游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展根雕、奇石、民族刺绣等旅游纪念品创作,丰富旅游产品
6、多方参与、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广泛参与,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
做好林业旅游发展规划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