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红色旅游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旅游的主要功能和发展价值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之一.但是由于红色旅游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是其教育功能的主体所在

正是由于红色旅游的这个重要教育功能,才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取中央发动、地方联动、全社会互动的组织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这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可以说.政府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红色旅游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真正使中国共产党原创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成为抚育中华民族的文化因子和精神养料

2、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理想开展方式
红色旅游以革命年代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以“缅怀前人、激励今人、教育后人”为目的,以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文件精神为方向

因而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性和目的性,是党和政府这一教育主体(通过红色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讲解者等从业人员实现)和广大游客这一客体进行互动交流的最好形式,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迫切需要

红色旅游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通过寓教于游、寓学于乐

使人们在参观游览、互动交流和轻松愉快的旅游过程中不知不觉、自觉自愿地了解历史、接受教育和受到熏陶,因此可以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旅游发展方式现状
据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340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9%;旅游综合收入725.28亿元,同比增长25.54%

井冈山入境游客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9.94%,高于游客总增幅15个百分点

如此庞大的游客数目为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基础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又不同于科学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理性的接受和学习,而是要达到心灵深处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即理性接受和感性认同的统一,使之能将革命传统、革命作风、革命信念内化为持之以恒的一种精神和信仰

所以,红色旅游在发挥其政治教育功能的方式上应进行必要的有效性选择

当前,除了近两年中央大力推行红色旅游工程,将诸如井冈山、南昌、延安等地少数大型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通过改建、扩建和重建的方式,在陈列布展等方面大量地采用了声、光、电、投影等方式外,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采取的主要形式,还局限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以及粗略的解说

跳不出“展板加橱窗”的模式,讲解上走不出“一幢房子、一根棍子、一个话筒子”的老路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这样参观旧址、看图片、听讲解、拍照留影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

他们对曾经的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缺少感性认识,难以自发地产生游览兴趣

而要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热情.就必须采用他们所能够接受的更为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方式

    三、红色旅游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红色旅游体现了渗透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的真理性、规律性

它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的科学规律,与形形色色的宗教、迷信、有神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方面,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克服经验和教条主义,才能防止感觉主义和庸俗主义的实用主义倾向

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不能自发产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价值性与合理性

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性方向性原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渗透性还体现在体验过程中体验是受教育者主动为之的事情,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而理论知识和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性,因此,体验的实施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道德要求,使体验向着要求的方向进行,从而增强体验的实效性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集政治、经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