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稀有的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增强其文化的传承性,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市县,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体验性强,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开发空间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但由于非物质化遗产是属于稀缺旅游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开发很多只是低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不足.
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
海南岛作为中国南部的热带岛屿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且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岛内世世代代生活着汉族、黎族、苗族、回族,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遍布全省各市县共有10大类70小类,从2006年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以来,根据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5年数据显示,海南省18个市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5710项,截至目前,海南省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级保护名录,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28项,省级名录项目86项,市县级名录项目206项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包括传统民俗、技艺、舞蹈、体育、美术、音乐等多种类型
而体验式旅游开发是以种类齐全、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海南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基础
以下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类型数量统计表
表1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类型数量统计表
类型
数量
民俗
传统
医药
传统
技艺
传统
美术
传统
体育
传统
戏剧
传统
舞蹈
传统
音㛑乐
传统
文学
其他
世界级
1
国家级
4
7
2
4
2
8
1
省级
10
1
21
5
1
4
11
12
5
1
合计
14
1
29
7
1
8
13
20
5
2
以上数据截止2015.9,统计汇总来源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hiich.org/dbxxmml.php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空间大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数量上优势突出,而且形式多样,适合体验式旅游开发的项目比例大
海南的民歌,琼侨歌谣、黎族竹竿舞、打柴舞可以让游客学唱学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制陶技艺、黎族藤竹编技艺、海南粉、文昌鸡烹调技艺可以让游客试学试做,黎族传统体育和游艺如拉乌龟、赶狗归坡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海南椰雕、贝雕可以让游客自己选择图案进行个性化制作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项目适合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设计成体验式旅游产
品,这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呈现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海南旅游业在服务质量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方面都不断加强,旅游业由过去的以滨海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业转变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业形态,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节庆旅游以及会展旅游的发展带给旅游业新的生机
由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文化体验游的需求潜力不断增大
要吸引更多的游客,海南顺应潮流必须实现从休闲度假游向深度体验游的转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体验化的设计是必然之路
此外政府积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保护体系,建设传习场所
二、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由早期的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实地村落浓缩式开发模式、模拟景观再现式开发模式,到后来的节庆式旅游表现型开发模式、公园式创新式开发模式,近年又创新了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模式、情景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等,大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在体验性方面,海南旅游在近年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
一些市县大力开发黎族传统工艺,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立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五指山市成立黎锦工作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