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经济条件下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报价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能否中标,报价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熟练掌握投标报价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以及开标后争取中标的对策、中标后的价格管理等,这些都是决定能否中标并确保中标后能否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十分重要的工作

因此,投标报价是事关企业发展和兴衰的大局

本人从事报价工作多年,通过认真研究招投标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建设工程市场特点,对多年投标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复杂条件背景下,工程建设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质就是投标报价水平的较量

要做好报价工作就心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投标单位要明确投标的目的

  投标报价总的目的是为了中标,获得经营任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投标中,报什么价格取决于企业的投标目的因为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报价策略和价格水平

通常情况下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经济目的;为补充企业工程施工生产任务的不足,减少因生产任务不足而引起成本上升、效益滑坡为目的;为显示本企业技术管理的先进性或提高知名度、开拓市场为目的;为克服市场暂时出现的生存危机等

只有明确了投标目的,才有可能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决策报价要准确

  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可靠计算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反映工程造价

决策报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的胜败、效益的高低

  为了更好的做好投标报价工作,在投标报价决策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在进行投标决策时,主要决策依据应是自己做标人员的计算书和分析指标、成本等数据,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标底也进行估计,做到知已知彼,以提高投标的中标率

至于其他途径获得的所谓“底标价格”和关于竞争对手的“标价情报”等等,只能作为一般参考,而不能以此为依据


  2. 其次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特点,确定竞争策略

竞争对手特点是指投标单位质量、信誉、技术力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或劣势

通过调查研究,选择对本企业威胁较大的投标单位作为模拟竞争对手,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自已和竞争对手的投标优势和劣势,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3.重视决策者的素质,提高科学决策质量

科学决策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前提,决策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超人的谋略和魄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而且要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遵循科学决策过程,以作出科学决策

  4.投标报价人员应当懂得,标价固然是得标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投标决策过程中,如果认为自己已不可能在报价方面战胜某些竞争对手,但还可以另辟蹊径,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势,争取获得业主的青睐,以求列入候选人的行列,为进一步争取该工程留有余地

  另外,投标单位还可根据自己工程任务的饱满程度来决定报价水平的高低

如果工程任务较饱满,标价可定得高一些;如果任务不足,标价可定得低一些


  第三,投标单位要做好报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投标单位平时就应分类建立资源库,收集整理各个行业、各个区域的评标办法和开标记录,注意积累有关报价信息资料和总结以往投标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在投标报价时,就能参考以往的资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报价时就不会盲目无助


  第四,投标单位的报价,要讲求一定的策略

  投标策略是指投标人在投标竞争中系统工作部署及其参与投标竞争的方式和手段

投标策略作为投标取胜的方式、手段和艺术,贯穿于投标竞争的始终

常用的投标策略主要有:
  1.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报价
  投标报价时,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

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

  遇到如下情况报价可高一些:施工条件差的工程,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而投标人在这方面又有专长,声望也较高;总价低的小工程,以及自已不愿做又不方便不投标的工程;特殊的工程,如港口码头、地下开挖工程等;工期要求急的工程;投标对手少的工程;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

反则,报价可低一些

  2.不平衡报价法
  这一方法是指一个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般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不平衡报价:
  ⑴ 能够早日结算的项目可以适当提高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