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惠州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城市门户
小金口作为惠城次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州市惠城区的北大门 金源片区位于小金口中心地带,区位交通条件良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的亟待完善,现有的工业园的定位已不适合片区的进一步发展
2.发展现状 2.1 现状发展情况 金源片区原为金源工业区,在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为以工业开发为主导的工业园
但近几年以来,金源片区工业发展缓慢,工业园的建设未能形成规模
与此同时以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规划区内得到迅猛发展,金源片区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功能转换
2.2 发展条件分析 (1)对外道路交通便利 金源片区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惠河、广惠高速公路分别从规划区西、北面经过;北距广惠高速公路小金口立交约2公里,南距江北火车站约3.6公里;规划区东侧惠州大道是规划区连接江北和博罗的主要通道
(2)自然环境独特 金源片区北侧邻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东侧邻白鹭湖,南侧紧邻马岭山、柏岗山等山体,西侧邻中信汤泉度假村
规划区内有河渠等水系以及马岭山,这些共同营造了规划区优美的自然环境
2.3 发展制约因素 (1)土地整合难度较大 金源片区现状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相互穿插,功能布局混乱,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整合的难度大
(2)配套设施亟需完善 随着金源片区用地功能的逐渐转换,居住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往按照工业区要求配套的市政和公共设施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道路建设关联性差、不成体系 规划区内道路走向缺乏全局的考虑,大部分现状道路为断头路,贯通性不强,不利于道路扩建形成系统
(4)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现状大量的工业用地,造成片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严重,现状建成区无集中公共绿地,且南部山体破坏相当严重,极大地限制了片区的景观优势的发挥
3. 由生产向服务转型的发展定位与目标 3.1发展定位 考虑到金源片区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功能发展的需要,基于现状发展水平与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规划将金源片区发展定位为:小金口商业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居住、商业服务业为一体,展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
3.2发展目标 (1)整体协调发展 合理配置金源片区空间要素,在功能与空间布局上协调与周边地区关系
(2)可持续发展 通过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经济的集约发展,确定土地的使用功能、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实现用地形态由村镇型向城市型转变,使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在最大限度利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形成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体系,并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生活性道路系统
(4)人性化环境 通过对现有空地及工业改建搬迁的用地整理,增加部分公园绿地,并将规划区内分布的两条排洪渠两岸和南部马岭山纳入城市绿地系统,着重建设开敞空间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使整个区域绿地率达到较高水平
(5)多元化生活 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通过对现状用地的整合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功能齐全、独立完整的社区
3. 由生产向服务转型的发展策略与特色营造 3.1产业——实现产业更新升级替换 随着土地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将引发土地的机会成本上升,生产与居住混合的老工业区面临改造的压力,传统产业的空间转移将加快
通过制定良好的政策导向和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形成,既解决城区自我更新、人口增长的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村居住小区,又通过建设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区,带动周边工业园区的更新改造升级
3.2空间——重构有序公共空间体系 规划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也变得缺乏连续性,沿街两侧商铺、工厂交错分布,造成城市空间杂乱无序
为重构有序的公共空间体系,一方面以组团为单位,重新梳理城市建设用地,安排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
另一方面,对沿街界面进行控制,使之与城市整体相统一
3.3环境——树立城市新形象 在规划区内增加公园绿地,着力建设滨水绿化开敞空间;调整现有水系,建设贯穿规划区的绿化网络;改善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投资环境
3.4居住——打造高品质居住社区 规划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紧邻小金口中心区
金源片区一旦建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合理安排绿化及公共空间,将成为配套完善的居住区之一
4.由生产向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