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 引言
    随着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服务业是低能耗、轻污染的产业类型,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重视不够

但事实研究表明,服务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忽视,如餐饮业的水污染、交通运输业的噪声污染、旅游业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等

    针对服务业的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些学者提出了“发展生态服务业”的概念,但一直以来对“生态服务业”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生态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服务业的概念大多数是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的

生态服务业是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

生态服务业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运用系统论方法, 全面规划、合理组织服务业生产布局, 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型行业

生态服务业包括绿色商业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结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目前,我国对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还未涉及,只是在循环经济和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有所研究

杨华峰、张华玲( 2005 )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为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三个部分;刘娟、谢家平(2010)从资源输入、废气排放、经济运行和生态环境方面建立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王小平则(2012)从国家层面对服务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研究,在建立指标体系时从经济、废弃排放、环境和资源四方面进行分析等

本文在借鉴和综合了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及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建立,再结合生态服务业的特征、内涵,建立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二、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生态服务业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建立其指标体系时,应结合生态服务业的基本特征,借鉴其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遵循以下原则:
    1.3R原则
    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指标能充分体现社会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再利用的状况

    2.科学性原则
    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以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多指标的筛选与合成,以较少的综合性指标客观、准确地反映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

    3.综合性原则
    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各个子系统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指标

在选取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尽量用较少指标完成评价任务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在实际调查评价中,指标数据易于通过统计资料整理、典型调查或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得

    5.层次性原则
    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有层次性,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要明确自身内涵,组成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整体

三、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1.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本文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系统剖析,把评价对象整体发展水平分解成不同的侧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各个侧面的衡量指标

   目前我国尚未对生态服务业概念及数据统计范围做统一界定,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形成如表1所示的生态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既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原理、又要结合生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主要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废气排放、生态环境4个方面设置了相应指标,对于不具有数据可得性的因素则选用近似指标

表1  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总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