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工程建设从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存在着诸多风险,任何一方或环节出险,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期,不仅建设规模大,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以往,而且建筑市场的发展不完善,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工程质量、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致使工程风险因素大大增加

因此,作为工程建设的当事人,有必要通过建筑工程保险来分散、转移风险,防止意外发生或因他方不履行法定或合同的义务给自己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1工程保险与建筑工程保险
1.1工程保险 所谓工程保险是指投保人(包括承包商、业主或工程风险的其他承担者)通过与保险人(保险公司)签订工程保险合同,投保人支付保险金,在保险期内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为原因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第三者责任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工程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赔付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1.2建筑工程保险 建筑工程保险是工程保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保以土木建筑为主体的民用、工业用和公共事业用的工程在整个建筑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险种

2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市场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保险的普及程度很低,发展显得十分不均衡,承保的业务大多集中在一些大项目、外资项目,而大量的中小型项目的投保比例很低

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由于非理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保险的总体费率水平已经低于国际市场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有保险行业内部的原因,也有行业外部的原因;由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缺少与《保险法》相配套的法律规定和制度,缺少对新型保险制度的规定;建筑工程保险的费用来源尚无明确规定;投资体制改革落后且风险主体不明

2.2内资保险公司能力差 保险公司在建筑工程方面开发的险种还十分欠缺,且对每个险种在操作实践中的研究均未深入

同时,保险公司开设建筑工程保险需要一定的建筑工程保险专业人员的参与,这是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对专业保险业的要求

接受工程投保的保险企业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保险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建设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对目前保险专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而专业保险人员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因此许多保险公司营销人员人数缺乏且素质不高,对客户提出的专业性问题无法解答,这也影响到建筑工程保险的推广

同时由于现有的建筑工程保险单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不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使客户的投保积极性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保险单出售后保险公司缺乏或根本没有风险管理和专业监督服务

3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市场的培育对策
  现在我国已加入WTO,发达的西方国家实力雄厚、管理经验有方的建筑企业借机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建筑行业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而中国也必须按照建筑行业的国际惯例,平等的对待国内外的建筑企业

因此,进行建筑工程保险是工程交易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随着外国几家大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必然会加剧

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建筑工程保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发展建筑工程保险市场

建筑工程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多方支持,有赖于政府、投保人和保险人三方的合作

3.1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3.1.1国家应该全面实行建筑工程强制保险及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颁布法令,强制所有限额、限条件的建筑工程投保工程险、设计险、质量险

买保险的建设项目由政府规定,对于那些用政府和人民的钱,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项目以及限额以下的工程一律买保险;对于开发商开发的建筑物特别是住宅,必须投建筑工程保修险和建筑工程质量综合险

  过去政府只要通过其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包括建材送检监督和重要部位隐蔽验收监督等

政府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应该由现在的微观监督向宏观监督转变,即由直接具体的监督转变为从程序上监督技术责任主体是否履行了法律规定的质量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

通过引进建筑工程保险由保险商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参与质量和安全监督


3.1.2尽快制定颁布相配套的法律规定制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