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的真实情况不断被外界所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乡级财政的困境正在引起社会聚焦
乡级财政的困境,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
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总结一些普遍存在的乡级财政困境和突出问题,提醒关心新农村建设的部门和人员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乡级财政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
目前,大量行政性事务挤压到乡一级政权,本来就人手少,还要做几十个行政部门要做的事情,可谓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导致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
这表现在,收支不平衡,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甚至政府各部门正常办公需要,很多职能不能得到实现、公共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挪用、挤占资金等现象频发
二是乡级政权的历史债务太多,实际性的政府破产正在发生
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过短暂的繁荣,实际又陷入发展的陷阱,各种不规范摊派、收费并不能完全弥补财政缺口,很多债务甚至一致延续至今,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各种收费被规范之后,乡级政权再次陷入债务之中,收入和承接的转移支付过少、支出过多,导致负债过高,不仅旧债难消,还要频添新债
三是拖欠工资现象比较严重
很多乡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工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大,其他专门事项经费严重缺乏,一些贫困乡甚至已经沦为“吃饭财政”,群众对基层政权的行政不作为很不满意
甚至一些地方的财政连机关职工工资也难以保障,不能全额兑现公务人员工资
可以说,这三个问题是当前乡级财政的普遍问题和难点问题,在社会遇到危机、经济遇到困难时,这个财政问题会更加凸显,进而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因为根据长期被证明为正确的黄宗羲定律,只要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出现问题,政权肯定会突破底线将成本和负担转移到农民身上,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上的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需要尽快清除
二、解决乡级财政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有的放矢
一是重新规范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
目前财政困境的最大原因是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严重不一致,财权多低而事权过多,因此要积极按照事权匹配财权的原则,做好两项事务的优化工作
1.将一些税种从中央转移到地方尤其是县乡,比如工商税等,这样能够从税源上改变财权的结构,缓解乡级政权的财务困境
2.事权上剥离不符合乡级政权的事务,比如对于科教文卫事务的支出,交由区县级政府承担,尤其是这些人的经费和工资都有上级直拨
另外,还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划定公共服务的职责,明确各种公共服务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减少乡级政权的承担量
二是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转移支付要普遍加大,尤其是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让乡级政权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
另外,还要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让各种公共服务和物品的成本更多由上级政府来承担,这不仅符合实际更有助于提高乡级政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只有对水利、教育、交通等重大资金需求项目的专项转移支付,才能改变新农村的面貌,让三农问题有根本性的解决,并且减轻乡镇财政负担
三是进一步推动机构改革,压缩财政供养规模
乡镇机构目前的七站八所、机关人员众多,职责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更好做好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供给,做好财政使用工作,就要做好机构改革
1.转变乡政府职能,重点是做好服务引导和发展工作,而不是管理工作,要将市场职能还给市场、政治上的自治功能还给村委会和居委会,不越位、不缺位
2.精简人员、合并部门,将大部制引进乡镇机关改革上,做好形式和内容上的合并精简工作,减员增效、分流没有效率的人员和工作职责,适当考虑社会服务外包
从而能够创新乡级政权现象、缓解财政压力
四是增收节支,拓展财政来源,严控支出
当前经济实体正在向内地、农村地区转移,所以乡政府尤其是内地的乡政府有足够的机会来发展自己,让自己的财政情况好转
1.拓展外部环境,将乡级优势资源转为资产和资本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剩余劳动力都是非常好的优质资源,可以此来吸引外资、开展各种经济贸易活动,从而让乡政府的税源、财源得到拓展和深化
2.注意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尤其是不合理的支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压缩行政成本,乡政府要利用这次良机,转变自己的作风,严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