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和完善 2017毕业论文下载

2013年的12月,一场大雾霾抵达了中国


这场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遭受了恶劣空气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达一周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各种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民众的环保意识淡薄

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要“低碳经济”、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反映企业污染控制水平和如果利用自然资源转换为经济利益,就需要企业提供环境会计报告,向公众进行披露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称绿色会计,它将企业环境活动对财务的影响,通过会计制度予以衡量、处理及揭示,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

它是以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再与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现代经济理论相联系,用货币和非货币的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与环境有关经济事项进行计量和披露

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

1971年,比蒙斯在《会计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从此开启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而我国是从2001年10月,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一、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
(一)美国环境会计信息制度的发展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着手研究环境会计披露

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美国环保署、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证监会等政府机构和专业团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陆续颁布了《EITF89-3石棉清除成本会计处理》《EITF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3个企业环境成本处理的公告:前两个公告主要针对企业发生的环境污染费用的处理给出了指导意见,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可以予以资本化,后一个公告则要求企业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单独核算,并与其他或有负债分开列示[1]

此外,美国的环境法律规定细化,非常重视补偿责任的到位对于环境违法和违规行为斗殴详细的处罚规定和处罚内容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以公司发布单独环境报告为主,表述形式以货币和非货币相结合居多,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

  (二)英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制度的发展
  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开展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应用

1990年,Rob Greay教授发表了“绿色会计:Peace后的会计职业界”论文,该文首次提出了会计对环境污染可以做的贡献

199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 “环境管理制度BS7750”的环境保护法规,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法规

该法规要求污染企业必须在报表中反映其在环境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并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和维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得企业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环境目标而努力

  英国的环境报告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一部分对外披露,而且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日本企业环境信息制度的发展
  日本是在亚洲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日本政府从20世纪末,提出“循环性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并大力提倡企业引进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

1999年环境省发布《关于环保成本公示指南》,将环境会计核算问题提到政府法规层次

许多上市公司按照指南的规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陆续发表环境报告书

从此,日本环境会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这一年也被称为日本的环境会计元年

从1999年开始,日本的《环境报告指南》经历了多次变革,从《环境报告指南2000》规范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格式,到《环境报告指南(2005)》对环境成本特性进行了再分类,再到《环境报告指南(2007)》把环境会计的对象扩大到了中小企业, 日本的环境会计已经具有了很强的操作和可比

它所提供的环境会计报告也从补充报告发展成为独立报告

二、中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指数居于高位,但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发生变革,还是采用粗放型发展模式

致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与局部利益,过度掠夺自然资源

近年来,污染事件接连发生,发展环境会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我国较早介绍西方环境会计理论的是在1992年《会计研究》上由葛家澍、李若山联合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环境会计理论》一文

此后,我国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有以下几个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