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今天信息化的发展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节省库房空间和档案装具, 保护馆藏历史档案, 节约人、财、物力,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档案信息是以档案为物质存在形式的信息, 是文献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一般文献信息的特征, 又有不同于其他文献信息的特征
[1]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壮大,信息量也在不断的增大,其档案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此也使相关工作方便、便捷了很多
现在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试题数据库、教学管理软件建设等等
比如,实现教学档案信息化能效地提高了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教学管理提供服务,为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提供网络资源依据和凭证,减少评估工作对纸质材料的依赖,实现教学评估工作的高效工作
不仅使学校和教师及时便捷的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也是学生能够及时查询到自己的相关信息
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与高职院校及比较好的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建设的标准较低,管理人员素质落后等因素的制约
下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需要资金,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配合
中职学校虽然在档案工作方面制定了许多标准
首先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备容量比较大的服务器、电脑,还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及局域网,不仅要具备硬件条件,同时也要对专门用于档案管理的软件进行开发,对网络进行维护与管理,这些工作都要花费大量的费用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机构没有配备足额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硬件建设,
其次可以说遗留问题较多
比如图书馆的档案种类繁多,有来自上级的文件、本单位的各种会议记录、教学部门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等
由于种类多,在落实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情况下,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部分档案出现“无人管”,或者“管理不善”的现象
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信息化建设过程常遇到的问题
(三)档案信息化水平低下,开发利用还不足
现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
一是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很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收集到的是纸质资料,甚至有的资料是经过不断的催促才敷衍了事的上交
其次开发利用的空间还不足,目前的档案信息化还只能说是一个初步的发展,还没有做到全面的信息化,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局限于各自的管理部门,尤其像教务科与教学科两个部门的很多工作难以明确,很难做到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比较差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也比较少,大部分年长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会使用计算机对相关档案进行管理工作
而且学校也没有专门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维护、对程序进行不断的研发设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对有效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达不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加大投入,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下,按照学校和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努力争取相关吸进的支持,使资金上的困境得到解决,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对资金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比如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对本校的支持;利用相关技术部门的支持,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同时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资金的实用,争取“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在信息化中的有效性,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
(二)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首先,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员必须是懂档案又懂电脑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搞好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和人才储备是很重要的
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者对数据库、数据通信、文字处理及常用管理、运用软件有充分的撑握,应学会使用电脑和及其它数字设备从事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