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讨论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农村公路网的基本形成,关注的焦点已从大规模公路建设逐渐转向养护、管理和服务,如何保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建立高效的养护管理体制,保证养护管理的正常有效进行,保证农村公路的安全完整是眼下农村公路最紧要的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养护资金,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公路从经济属性上看,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而且农村公路大多比较偏远,通行量少,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会收取费用,因此,原则上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性投入

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来说,资金短缺是主要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观念上对农村公路是“重建轻养”

现实中也很容易见到这种现象,农村公路路面出现坑洼长时间没有修护,直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到了不得不修才会进行养护,即“小修等中修,中修等大修“的怠慢现象,而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资金匮乏加上政府对养护工作不重视,很多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停留在了文件和形式上,尚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与农村公路相关的责任主体财权较低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了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责任主体,根据事权与财权均衡原则,县级政府就应该具有相应的财政能力来负担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

然而,事实则是县级政府拥有的财权比较低,而且资金到位慢,到位率也不足,在决定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时受到限制,原本县级政府比起上级政府而言是更加了解农村公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也能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但是其制定相应措施一旦得不到资金支持也将是纸上谈兵

(三)养护管理机构效率不高,人员不足,缺乏考核机制
  多数省份在县级交通主管部分专设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管养,部分省份将农村公路交由国省干线的专业养护机构组织管养

然而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实际落实情况却让人堪忧,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公路由于养护管理意识的缺乏,甚至都没有设立养护管理机构,那么养护从何谈起

另外,设立的养护机构由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的限制,负责养护的人员是缺乏的,那么就会导致养护机构所要养护的农村公里数与人员配备不匹配

此外,养护人员缺乏专业性,再加上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无法考核养护效率,那么养护就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政府和社会都无法很好的进行监督

(四)养护意识薄弱,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养护意识薄弱不仅存在与政府部门,同样也存在与使用者即村民身上,农村公路的主要使用者是村民,如果村民没有养护意识,不注重保护农村公路,那么光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而且一旦村民养护意识不强,随意负重碾压破坏公路,那么无形之中也加大了政府的养护负担

另外,一旦村民的养护意识观念不强,也不能很好的监督政府履行养护职能,这样没有反馈机制,容易造成政府管理上的松懈与怠慢

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很多偏远地区村民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体制并不了解,这与政府政策力度宣传的不够是有关系的,虽然是政府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但是村民作为农村公路的主要使用者,对于保护农村公路的安全完整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村民养护意识

二、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养护资金渠道多元化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主要有燃油税替代性返还资金、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补助和银行贷款等

此外,在交通专项资金和其他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调动社会力量如鼓励开展社会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此外,可以采取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通行费补助农村公路的政策即提取一定比例的通行费收入,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促进农村公路的发展

其次,各级政府层层监督,明确责任,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二)建立健全养护管理机构,提高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完善考核机制
  在路政机构统一管理下,强化县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健全,通过对农村公路基础机构的设置及队伍建设、通过路政机构的监督指导,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能力的提高

通过明确乡镇政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结构、领导职责、通过专职公路养护管理监督岗位的设置,增强对农村公路情况监督检查能力,辅助路政机构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

针对我国现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公路养护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

建设长效的培养机制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提高养护人员积极性,促进公路养护队伍的建设

增加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