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培养的重点和方向在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教育部在出台的《关于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工作意见》中首次指出:“在所有有助于培养旅游管理实用人才的策略中,实践性教学是最有前途和希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特征以及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对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的介绍、存在的问题的阐述以及相关对策的提出都必须建立在旅游管理专业特征以及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了解之上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与高校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区别在于,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学生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前提之下,更强调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其重点在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学生把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已解决实践问题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满足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总的目标和具体的目标,具体目标围绕总目标展开
实践教学教学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旅游管理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能力具有全面性、复合性、复杂性的特征,集中表现为由理论、技术、经验等多种素质
因此,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认识能力
包括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是进行实践的前提第二,管理能力
包括获取以及分析分析数据能力、思考以及独立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规划及独立作出决定能力
第三,其他能力,抗压能力、自我调适能力、自我反省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交流与表述能力、使命感以及荣誉感等
二、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21世纪可以说,谁掌握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增加对实践能力的锻炼
当前,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专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是改善旅游管理专业现状的要求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大的现状就是对旅游管理人才的 培养与企业等的实际需求严重不符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应用专业知识以及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企业录取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往往“理论能力很强,实践能力却为零”,企业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对他们的培训和锻炼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不符合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丧失了竞争力往往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
因此,学生往往就无法在本专业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得不去从事其他行业
所以,要改善旅游管理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二)这是推动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大高校必须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而素质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也不可能更不应该例外,必须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
(三)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特征的要求
正如第一部分介绍的那样,旅游管理专业的最大特征就是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特征以及培养重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其中的运用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的几点对策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亟待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来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一)高校应当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应用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多数还是更重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性教学仅仅是为理论知识而服务的
现在看来,高校颠倒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应该用来为实践性教学服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进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