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论写作 1. 我从来不觉得当一个清贫的作家是什么好事
但我也不会为了赚钱而胡乱写小说,也不会为了赚大钱去迎合别人
正因为此,我才会在没有钱的时候(比方买房买车等)去赚电视剧的钱
一旦把这些钱赚到手,我依然写我的小说这才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作家的价值,是靠作品来证明,不是靠钱多钱少
2. 其实当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得很好,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只是那些高声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人们没有看到或是没能看懂而已
文学不必刻意去“赢得”任何人,包括青少年,作家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就好了
或许有些青少年读不懂,等他们成长起来就读懂了,如果永远读不懂,淘汰这些作品就是了
3. 我一直认为,至少近 30 年来,中国文学绝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只是我们与西方语言体系完全不同,使之产生了深刻的隔绝感
此外中国的经济没有发达到全世界服气的地步,体制也影响了相互了解
要想中国文学在世界有影响,只能是整体国力的强大才能达到,跟作家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一说,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它被关注到了,就有影响,没被关注,影响就微小而被关注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中国强大
4. 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文学几千年来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有许多作家按照自己的心灵去写作
5. 想象力在创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消灭想象力的过程社会生活,逼得人不自觉地按照它的程序行进
在这样的行进中,人们为了同步,为了不掉队,不停地改变自己,那种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和逆反能力便在这种改变中越来越枯竭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文学却必须有辽远和深刻的想象我想当一个作家是不能太过忙碌的生活节奏的松弛使人容易进入想象状态想多了,写作时,你曾经胡思乱想的许多东西就会自动涌来当然,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后来是学不来的
写作者有如一个会做菜的厨子,生活中的素材是原材料,而他将这些原材料相互搭配的过程便是他的厨艺技术,而做成什么样的菜,却得靠他的想象能力
6. 我之选择写作为生,真的就是因为我喜欢写作隔阵子不写,便不自在一旦坐在电脑前,开始动笔,立即感觉就舒服了不过跟王安忆和叶兆言比,我还差很远听说他们二人,一天不写就不舒服,仿佛要得病必须每天写点什么才自在我还没到这一步我写作纯是出于自己的热爱,而不是因为阅读但阅读却能给我增长见识,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让内心丰富所以,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多半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7. 文学是需要人文情怀的,但创作者不能居高临下,而要给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以充分的尊重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文学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文学本质与弱者一向有息息相通的东西,或者退一步说,就算写作者本身,也多是弱者,因此他们要追求另一种表达,寻求另外一种人生满足,这也就有了创作
8. 对于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我其实谈不出更好的建议,只想说,如果你是真的热爱,就坚持写,慢慢去写,写多了,自然知道怎么写,也自然会成为作家
但写作一定要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觉得写的过程痛苦,就不如换别的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