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咖们为何齐聚京城,组团点赞三宗“最”

“ 8月18日下午,大连知名作家孙学丽(鹤蜚)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大连市文联协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著名评论家雷达、白烨、梁鸿鹰、胡平、李炳银、刘玉琴等大咖参与研讨并发言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周建新、辽宁省作家协会成员李青松、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一民、原大连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桑文武、大连文联党组书记何明洲、大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李英姿、中车大连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永、大连出版社副社长代剑萍、大连出版社图书编辑部主任、编审张波等来自辽宁省及大连市的“娘家人”参加研讨并发言


研讨会还吸引了大连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大连日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参与其中


” 小编带你走近研讨会,了解几宗“最” 一宗“最”: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亲自主持


如此大咖亲自出马,这在其他研讨会上几乎没出现过,可见何建明对《大机车》的“偏爱”


何建明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我们文坛缺少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无论是少被关注的工业题材,还是曲折盎然的农村题材,都很难真正拨动读者心弦触及心灵,究其根由,就是作家的飘浮远观,不能深入投入地去走进,去探究本质


优秀的工业题材,尤其是机车工业题材作品更为稀缺

然而当今中国,巨变的社会生活为报告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实,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兴盛是世界性的文学潮流,作家鹤蜚准确地把握了当下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创作的大好时机,通过扎实的采访和充满激情的写作,完成了这样一部优秀的长篇作品,非常了不起! 两宗“最”:参与研讨大咖之多,整体评价如此之高,研讨时长达三个多小时,均属罕见


各位专家在研讨会上多次提到,《大机车》作品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扎实厚重,文笔畅达,热情洋溢,高扬时代主旋律,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鼓舞人心的力量,同时,整部作品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境丰富,人物丰满,表现出一个成熟作家厚实功力底蕴,《大机车》表现了,中国民族机车工业的精神特质,是彰显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提气之作,是近年来少有的描写民族工业题材的优秀之作,为当下工业题材报告文学写作添了一把火,为文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更为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样本,随着国家―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机车》对推动中国机车走出去,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工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宗“最”:机车摇篮最受到大咖们关注,“火车头精神”感动文学圈


《大机车》这一书名有多重含义,是第一本以中国机车工业的优秀代表——中车大连公司成长、壮大、发展,以及他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走向世界而不懈奋斗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的机车工厂之一,中车大连公司是中国机车的摇篮和民族工业的代表和缩影,创造了中国机车多个第一,被誉为“机车摇篮”,可以说大机车是叙述中国故事的典范,书中所展现的“火车头精神”也一直被传承、发扬


大连机车的人和事儿是成就这部优秀作品的幕后功臣,各位评论家多次提到毛正石等机车人的代表,也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对“火车头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


通过这次研讨会,机车摇篮的美名会更加响亮

《大机车》曾入选辽宁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今年5月,《大机车》在全国1791部申报作品参评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主题重点出版物《大机车》一经面市就受到读者追捧,作品接地气,有人气,首发当天签售500多本《大机车》的责任编辑张波女士表示:《大机车》是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充满正能量的提气之作,也饱含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一部作品,只要是真真正打动人心,就一定会得到者青睐,这也是大连读者对《大机车》的热爱和追捧所在…… 策划/富笛、王柄成 为《大机车》加油,为“火车头精神”传承者们点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