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学】  心上的山河

作者简介: 苏怀亮,男,汉族,大学文化,内蒙古鄂尔多斯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影视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委,鄂尔多斯市政协专家联谊会会员,鄂尔多斯诗词学会会长


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作家•纪实》、《中华散文》、《华夏散文》、《光明日报》、《长江文艺》、《书缘》、《草原》、《鹿鸣》、《延安文学》、《黄河文学》、《鄂尔多斯文学》、《内蒙古日报》、《天津日报》以及《鄂尔多斯日报》发表散文、诗歌近50余万字


心上的山河 从三年前我初次闯进这片土地,掐指算来已经到过七八次了


这贫瘠绝地的砒砂岩山沟里,究竟有什么如此吸引了久居城市的我,一时难以言说


本来我也在山沟里出生长大,而且,我住的那条山沟,也一样的荒凉贫瘠


我当年曾是拼了命地逃离开它的
走得义无反顾,连回头看一眼的耐心也没有

那么,我后来一次次地如在磁场中身不由己地穿行于这穷山恶水之间,是追寻童年的记忆,还是去抖落城市的喧嚣?我没有认真地想过,也许是人近中年就偏爱了这苍凉肃穆的风景,这赤裸的山沟里一望伤目的人事景物也许暗合了我内心的某种什么情愫吧


每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看着这什么也遮挡不住的穷窘寒碜,一户户人家散布在这个人所难知的世界里;一任山风把房屋吹旧,岁月把人磨老


我忽然感到,准格尔的每一条深陷的山沟到底是天雨冲刷而成,还是这里的人们负载着的命运与生活的沉重将厚厚的泥土压陷


我知道,准格尔的土质是坚硬的,地表是硬而带粘的 “胶泥地”,下面是硬而极具吸水的砒砂岩


这种地上长出的五谷杂粮,精气大,养人

从古至今,这里的男人充满了阳刚与血性,在这群坐如稳土动则翻天的壮汉中间呼吸几日,你的骨子里便频添几分硬气,准格尔的女人也不乏男儿的豪爽、豁达和干练,她们激情彭湃,连腰身也峰峦一般起伏多姿


然而,我竟不知道,准格尔还有如此迷人的景致

从准格尔旗黑黛沟乡的北端城坡村起,沿黄河顺流而下,谷渐往下沉,山渐往上涌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纯净雪水,携带着沿途众河兄弟,在峡谷中蜿蜒穿行,来赴万家寨的约会


黄河东岸,坡势稍缓,悬崖陡壁不算很多,然而略缓的山势却姿态各异,颇具特色


从河岸起,重峦叠嶂,一山高过一山,视野十分开阔

东岸的山崖,落日为它沐浴,朔风为它纹身,岩石裸露,粗砺而嶙峋


特别是白头浪,宽滩,老牛湾一带,山石怪异,巨大的山石面容古朴而迟钝,不悲不喜,如一列列古代酋长僵坐在那里思考一些人类脑力不能负担的玄学


有一处山头,总体像一个立着的海螺,如果只看山顶上的顶端部分,则更象一只伸长脖子临河张望的海龟


我疑心它就是远古大海退潮时忘记带走的海龟的化石,倏然,不远的山顶上出现了一段古城遗址,残缺的城墙清晰可见,城墙的旁边有几户人家,仿佛与城墙一样古老,我没有翻阅史料,不知它是秦是汉,不过这并不重要,长城是未随古代一起飞走的一条巨龙,它是我的脊椎,无论它出现于何时何地


早晨,阳光斜来,逆光眺望东边的峰峦,山岚渺渺荡荡,氤氲而迷蒙,近处是深黄的山崖,眼底是碧绿的河水,人在画中


只有这样的清凉世界,才能让人宠辱皆忘,淡漠红尘
感谢上苍的恩赐,让我饱餐这满眼的空蒙山水

黄河的西岸则比东岸陡峭得多,一路的悬崖绝壁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巨岩争立,绝壁削面而上,壁立千仞,峰回路转,步换景移,每一处山崖就是一件神工鬼斧的杰作


亿万斯年风与水的合作,将山崖雕琢得美妙绝伦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一任日月星辰和白云清风们白看


在宽滩,一块山崖整体下坠移开,形成一个巨大的石柱,从西南看去,简直就是一尊人工雕塑的石观音,仪态端庄,服饰飘逸,妙不可言


再往南行若干里,抬眼向南望去,在逆光的作用下,绝壁的顶上端坐着一尊坐禅念佛的高僧


再往下边是老牛湾,抬头,西岸绝壁上探出一颗巨大的老熊头,张着嘴遥望南天


这些工程何时竣工,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限,令人渺不可追

一路的悬崖上,不知名的鸟儿盘旋鸣叫,让人不禁想起李太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是的,这样的景致你要么别来,来了便是半个诗人


是的,准格尔境内的这段黄河峡谷所知者甚少,所见者更少

美丽的景观默默地隐蔽在岁月的深处,亿万年孤独与相思,只化作一河流不尽的千古情泪


无论是谁,只要有缘亲临这里,便是一种造化
【 来源: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