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姑娘们一点也不恨他,相反,那么愿意亲近他
他搬入新居时,淘气的姑娘们集体敲了他一次“竹杠“:“袁指导,恭贺你乔迁之喜
袁伟民的新居在新落成的高层大楼里,是个两间居室的套间
姑娘们人未到,声音先到,一进屋,就沸腾开了,先像走马灯似地在两间房里浏览一番,对房间的布置摆设,发表了一通评论,然后,就捋上衣袖,各显神通
陈招娣发现袁伟民插不上手,就过去跟他下象棋 袁伟民的爱人郑沪英,在六十年代也是一名排球运动员虽然她早已成了妈妈,性格还是有运动员的特点:坦率、热情她一边招呼着姑娘们干这干那,一边也跟着说,跟着笑
等姑娘们说了个够,笑了个够,吃了个够,告辞而去,袁伟民和妻子发现,糖盒空了,瓜子皮撒了一地,桌子上厚实的玻璃板也碎了
不知是哪位姑娘在上面切香肠,手头重,给切碎了
肉馅还剩了一大堆,显然是买得过多了…… 如果要指责袁伟民“冷酷无情“,他的妻子最有这个权利
大年初二,外面到处是爆竹声声和穿红着绿走亲访友的人们而“排球夫人“郑沪英却感冒发烧,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她把身边的唯一亲人–七岁的小儿子叫过来:“袁粒,妈病了,你去找男排的叔叔,到医务室给妈拿点药来!“ 平时挺淘的儿子,这时突然变得懂事听话,点点头跑出门去
第二天,小郑的病情不见好转,而孩子又发起高烧来了娘儿俩躺在一张床上
亏得邓若曾教练的爱人蔡希秦来串门,看到这个情景,留下来照顾了她娘俩一天
袁伟民呢?春节前夕就和邓若曾带着姑娘们南下冬训,正在衡阳为观众打春节表演呢! 一年四季,他什么时候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啊!她在南京怀孩子时,反应重,呕吐难受,他工作忙,没有回去照顾她
生孩子时,他工作忙,没有回去看望她
孩子都呀呀学语了,还不认识这个爸爸呢!后来,好不容易把她调到北京,照理说,就在身边,可以多照顾照顾了
但她到北京三年,他竟然没有在家过一个团圆年 忙,忙,忙!他总是没完没了的忙平日里,早上顶着星星走,晚上顶着星星回走时孩子还在熟睡,回来时孩子早已进入梦乡
他偶尔也陪夫人看一场电影,但总是那么心不在焉,往往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
可过去他是一个电影迷啊!她交待给他的事,他往往忘到九霄云外,但对外国强队的那些女选手,对她们的长长的名字和身高、打法,却可以倒背如流
他对队里的十几个姑娘的脾性也了解得那么透彻,甚至每个队员在喜怒哀乐时的神情动态,他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是的,她有权利怨恨他!但是,说来也怪,她一点怨恨之意也没有
过去,她也为我国女排赶超世界水平流过汗今天,虽然不打球了,她的心与女排姑娘们的心仍然是相通的
她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姑娘身上,而自己的爱人是这支年轻队伍的教练,所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默默地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就连自己和儿子同时病倒的消息也不写信告诉他
而每当他带队出国打比赛,她又为他和她们担惊受怕…… 朝夕相处的姑娘们了解他,相亲相爱的妻子了解他,也许,了解得最深的莫过于他的老搭档邓若曾
虽然,邓若曾到国家女排当教练是一九七九年的事,但他俩相识在六十年代初期
一九六二年,袁伟民从江苏来到国家男排时,邓若曾是这个队的队长和著名的二传手
袁伟民也打二传
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情感交融在一起,汗洒在一起,共同尝过胜利的欢乐,也一道吃过失败的苦酒
一九六六年八月,当世界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时,他们曾用红卫兵的语言发誓:“誓把捷克(世界冠军)拉下马!“那次激战,起先,中国男排使人眼花缭乱的快攻,把捷队打懵了,拿下了第一局和第二局,来了个二比的下马威
眼看,世界冠军的桂冠,就有希望落到中国队的头上
谁知形势急转直下,捷队加强了封网,钳制了中国队的速度,以十五比十一赢回第三局
第四、第五局,虽然打得难解难分,但中国队最后还是输掉了当时,主要是怕输的包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输了,回国怎么向全国人民交待?方兴未艾的红卫兵会对他们采取什么“革命行动“?越怕输,就越输,事情就这么怪
为了打这一仗,他们奋斗了多少年,吃了多少苦呀!攻球手马立克的左臂脱臼,掉了又捏上,捏上再打,先后掉过一百多次
攻球手祝嘉铭膝关节出水,凸起那么高,一抽就是20cc
抽完了打,打了又出水……袁伟民为了鱼跃救球,摔在地板上,碰掉了两个门牙……如今,这一切努力和心血,都付之东流了
不轻易弹泪的男子汉们,躲到浴室里嚎啕痛哭起来了喷洒的热水和着忏悔的泪水,一道往下流淌
他们是沐着痛苦的咸涩的泪水洗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澡啊! 他们又背着怕输的沉重包袱出战南斯拉夫队,结果又以一比三惨败
中国队不用说夺冠军,就连前八名也无望了南斯拉夫队为他们意想不到的胜利,高兴得抱成一团,在地上打滚而中国的年轻人傻在场上不知所措他们输傻了
他们事后说:“当时,真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浑身上下没有了一点力气
“ 应该说,袁伟民是这支失败队伍中的一个胜利者
由于他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大会授予他“最佳全面运动员奖“,发给他的奖品是布拉格的著名工艺品–一只雕花玻璃杯
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全队都输掉了,个人得个杯子有什么意思呢!出于礼节,他还是上台把杯子领回来了
有能力拿冠军,却未拿到,这个滋味有多难受呀!世界排球锦标赛四年一届,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有几个四年啊?什么叫遗憾终身?这就叫遗憾终身!后来,他把这个精美的雕花玻璃杯摔掉了
他不愿看到这个失败的纪念物!然而,理想的火焰,在他心底始终没有熄灭
在“文化大革命“中,当周恩来总理指示恢复排球队时,他毅然担任了国家男排的队长和二传手,一直打到三十五岁才下战场
一九七六年六月一日,对袁伟民来说,是一个值得永生记忆的美好日子
这天,国家体委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十八、九岁的姑娘交给他,重新组建成国家女排,并委任他担任主教练
这天夜里,袁伟民失眠了他是那么兴奋,兴奋得心儿都发颤了
他默想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她们身上,让她们去实现我们的理想……“ 袁伟民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新的不遗余力的努力
一天晚上,有人敲袁伟民的门开门一看,站在他眼前的是壮壮实实的邓若曾他刚从国外工作归来
在大动乱的岁月里,他失望过,感到自己为之奋斗了整个青春的理想破灭了
但后来,排球队恢复了,他又看到了希望他振奋起来了
他想:“我们不行了,但可以培养下一代去争,去夺,中国人总有一天要夺到世界冠军的
“只要有工作,他就抢着去干他到基层体育学校辅导小孩们打球,带青年女排出征如今,他看到袁伟民挑起了女排这副重担,又主动找上门来了
他一见袁伟民,就坦率而诚恳地说:“小袁,我来当你的助手,咱们一道合作,把女排搞上去
“ 说出来是这么简单明了的一件事,他却已经酝酿了好久了
邓若曾的妻子蔡希秦也是一位“排球夫人“,是六十年代国家女排的队员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也了解袁伟民她问邓若曾:“你好强,袁伟民也好强你们好比两条强龙两条强龙的力量合到一块儿,咱们女排就有希望了
如果两条强龙相斗,那可不得了呀!……“ 邓若曾虽然朴实憨厚,但他听懂妻子的弦外之音了
他说:“这点,你放心吧!我一定全力协助小袁工作我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不图别的,只图女排翻个身需要出力时,我往前,有名的事,我往后
“ 当时,国家队的教练韩云波已调往八一队工作,袁伟民正在物色一位新搭档呢,他想到了邓若曾
如今,这位老队长亲自登门来了,他是多么高兴啊! 说起来,他们俩搭伙也有不利的地方
邓若曾打球的资历要比袁伟民长而且,“文化大革命“中,他们还分属于两派但他们互相了解对方的为人,有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抱负即使在派仗打得热火朝天的那些岁月里,他们俩也没有红过脸
袁伟民紧紧握着邓若曾那双粗大厚实的手:“咱们一起干!“ 从此,他们又开始了患难与共的生活
每当冬训时节,他们总住一个屋子一天训练下来,姑娘们精疲力竭这两位四十开外的指导,也背酸腰疼,浑身疲乏
但他们睡得很晚,一起琢磨新的战术,新的打法,一起研究第二天的训练计划
他们总是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互相支持
陪练、身体训练一些需要花体力的事,邓若曾总是主动揽起来,让袁伟民腾出手来,多观察队员们的技术、战术
而当队员们与邓指导发生矛盾时,袁伟民总是把责任揽过来,维护邓指导的威信
有几次,队员们练着练着与邓指导顶起来了,袁伟民就从邓若曾手里接过球:“我来!“于是,他把矛盾,把队员的火气和怨恨,都引到自己的身上来
他们总是这样互相补台,而从不互相拆台 他俩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袁伟民比较内向,喜欢思索,爱看书邓若曾是个实干家,性格比较粗犷,喜欢钓鱼,爱好唱歌他向姑娘们学了不少支优美的歌曲
吃完晚饭,他常常坐在桌前,戴上那副黑边的老花眼镜,对着歌片轻声哼唱起来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说实在的,他唱歌的水平并不高,唱着唱着就跑调了,有时调子还跑得挺远挺远的
淘气的姑娘们一边笑,一边拿录音机往邓指导面前一摆:“来一个!“ 邓指导一本正经地问:“来个什么呢?“ 姑娘们将他的军:“当然来个最拿手的
“ “好!“邓若曾在录音机跟前站得笔挺,像演员开唱之前一样,先酝酿感情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姑娘们知道他迟早会跑调的,都躲在他身后偷笑去了
有时实在憋不住,就笑出声来
但邓若曾已经进入了角色,旁若无人地继续唱着,而且唱得那么动情…… 就是敞开你的想象力,也很难想象得出,这么一位爱唱轻柔抒情歌曲的邓若曾,竟然就是在训练场上充当“打手“的那位一丝不苟的邓指导
要知道,他那势大力沉的扣球,不知把姑娘们扣哭过多少回啊!在“冷酷无情“上,他堪与袁伟民相比
他们同是一对“无情人“!但在他们的“无情“之中,却又包含着那么丰富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香港的鲜花 喧腾的九龙伊丽莎白体育馆,突然静寂下来了
中国女排与南朝鲜女排的决赛,已经打到最后一局的最后一个球
如果中国姑娘再赢一分,就将以三比的优势取胜,成为一九七九年亚洲排球锦标赛的冠军! 头一天,中国女排已经以三比一击败日本女排
日本女排自一九六二年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之后,一直称雄亚洲和世界排坛,被称为“东洋魔女“
自一九七六年中国女排重建以来,虽然也赢过日本队几场,但日本队认为,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日本队仍将击败中国队
这次,中国姑娘们团结奋战,立于不败之地
郎平漂亮的重扣,孙晋芳高超的传球,张蓉芳、陈招娣的顽强拼博,周晓兰出色的拦网,使得成千成万观众眼花缭乱
外国记者评论说,中国女排的崛起,意味着“东洋魔女“称霸亚洲局面的结束
最后一个球的争夺,是那么激烈!白色的大皮球忽儿飞到网的这一边,忽儿飞到网的那一边,紧紧地吸引着几千双观众的眼睛
“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观众们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为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兴奋得紧紧抱成一团
两年前,她们唱着“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离开日本;今天,她们在香港让欢乐的泪水尽情流淌
鲜花,是观众们送给她们的,她们又将鲜花撒给观众鲜花撒向哪里,那里就激起一个欢乐的漩涡
人们都希望抢到一枝中国姑娘撒出来的鲜花带回家去,插到花瓶里,让家人分享这难忘的欢乐
中国姑娘手中的鲜花撒光了,她们高高举起双手,向沸腾的观众致意
“亚琼,把这一束花送给你爸爸!“领队张一沛走到一位瘦高个的女排姑娘身边,将一束鲜花交给她
陈亚琼好像刚刚从梦中惊醒,这才想起来,她在香港的父亲今晚特地来看她打球,此刻还在观众台上呢! 她用感激的目光望望领队,接过鲜花,就向观众台上飞奔而去
观众都争相伸出手向她要花
亚琼赶忙用抱歉的口吻说:“对不起,对不起,这束花,是送给我爸爸的!“ 她的爸爸和她的小侄子看见她了!他们眼里闪动着泪花,双手向她伸过来,伸过来
要不是前头有拥挤的观众挡着,他们会向她飞扑过来的
小侄子很自豪地对周围的观众说:“她是我姑姑!她是我姑姑!“是啊,有这么一位当中国女排主力的姑姑,他多高兴,多自豪啊! “爸爸,你高兴吧!“亚琼将鲜花送给老人,“这是我们领队送给你的!“ 老人高兴地说:“打得好,打得真好!谢谢领队,谢谢大家!“ 老人出神地打量着站在跟前的女儿
含着泪花的睛睛看着她,就像隔着一层水,女儿变得模糊起来了
他记得,自己离家时,亚琼才是一个六岁的娇女孩,想不到十七年后,她长得这么高,出落成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国家女排运动员
“爸爸,今天晚上我回家住,住几天再回北京去!“亚琼说完跟老人摆了摆手,就往场里走去
夜已深沉亚琼靠在汽车软垫上,闭上双目,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激烈的比赛,已经告一段落
女排的姐妹们,明天就将凯旋回国,而她将与在香港的亲友团聚,过几天与内地球队的集体生活迥然不同的香港生活
四年前,她母亲从内地来香港与父亲团聚,国内就只留下她一个女孩子了
母亲想把女儿带走,对亚琼说:“一块儿走吧!“亚琼态度是那么坚决:“你们走吧,我要留下来打球!“那时,她与排球结下姻缘实际上只有两年时间
一九七二年深秋,十六岁的亚琼从侨乡永春到福州的亲戚家串门福建体委的一位***见到了她,连声说:“好,好“亚琼也不知道好什么,疑惑不解地望着对方
过了一会儿,那位体委的***给她送来一套崭新的运动衣裤和一双运动球鞋,叮嘱她:“明天,你就到省女子排球队去!“ 她瞪大了惊愕的眼睛,天真地问:“去干什么呀?“ 那位***诙谐地说:“你不是喜欢跑步吗?你就跟在她们后面跑步吧!“ 第二天,福建女排的队尾,就出现了这个瘦高瘦高的姑娘
她每天准时到,从不迟到早退队里见新来的这位姑娘为人纯真老实,就将保管室的钥匙交给她
这是一件不太有人愿意干的苦差事:每天练球前,她得先去打开门,拿出球来
而每天练完球,她得将球背回屋里去,没有气的还得打好气,然后上好锁
这件事,她一直干到一九七八年调往国家队前夕,才把钥匙交给另一个队员
按照流行的体重计算法,一个人的标准体重,应该是身高减去整数,用零头乘二
亚琼当时的标准体重应该是一百五十二市斤,而实际上她只有一百零二市斤,太瘦弱了
所以,有的人怀疑她练不出来但亚琼心里却挺有主见
她想,在队里,我年纪最小,个子最高,而且还在长,为什么就练不出来呢?她憋了一口气,非要练出来不可
她练得确实太苦了
老队员练完了,省队的教练姚自立总要给她加点“小菜“,再练点防守技术
她的确太瘦弱,人们都戏称她为“钢铁将军“,因为滚翻救球,只要一倒地,就听到她的骨架碰撞地板发出的声响
疼痛是可想而知的,但她还是勇敢地往下倒她的两条大腿的胯部,着地多,磨破了皮肉,鲜血渗流过几天刚刚结上痂,滚翻几次,又磨烂了就这样,烂了好,好了烂有时,实在疼得无法着地,她就用男子的鱼跃动作救球
久而久之,她的拦网姿势竟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男子式的跨步上
但有谁知道,她的这一“绝招“是怎么得来的呀! 到了国家队以后,她的最大苦恼是扣球老慢半拍
二传手孙晋芳给她传来一个时机很好的球,但她常常扣不上为这件事,她急得不知掉过多少眼泪
孙晋芳像位温存的大姐姐,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总是说:“亚琼,不要紧,这个球算我的!“越是这么说,她心里越是不好受
她明白,自己的扣球动作有毛病毛病在哪里呢?队里专门把她的扣球动作录了像教练跟她一起看,一起分析同伴们也帮她“会诊“,她自己也朝夕苦思苦想
有一次,她往墙上甩打实心球,一口气甩打了几十个以后,又上场练扣杀
不知怎么搞的,这天她扣杀得比往日都顺手,受到了姐妹们的称赞
“今天是怎么回事呀?“亚琼自己心里也挺纳闷,“兴许是刚才甩实心球甩的
“从此,每天训练完了之后,她总要一个人抱着沉重的实心球甩,一甩就是几十个、上百个,直甩得胳膊发酸发麻,甚至抬不起来
这样甩了一段时间,她扣球的动作协调起来了 ………… 父亲的寓所是舒适的吃过夜宵,又与家人聊了一会儿之后,她躺下休息了连日的劳累、兴奋、紧张积攒在一块儿,她是困乏了但她并没有马上入睡,思想的野马又脱缰而跑了
她在想她的事业:打败了日本和南朝鲜队,冲出了亚洲,不过是实现了多年来最低的宿愿,中国女排的口号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啊
她在想她的姐妹们
她们此刻一定跟自己一样,也没有睡着吧?是啊,真正的目标还在前头
她们不会在掌声、鲜花和庆贺的酒浆中沉醉,她们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奋勇地攀登,为祖国人民去摘取世界排球运动的王冠……大松博文 在中国女排战胜了日本女排之后,应该写一写这位日本人
因为他在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特殊的作用
一九六五年四月十五日,一位中等个儿,健壮如牛的日本中年人来到了中国
他就是当时奥运会冠军日本女子排球队的著名教练大松博文他应我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来担任为期一个月的排球教练工作
自从日本女排在头年荣获奥运会冠军之后,大松实际上已经不摸球了
当时曾有一位日本记者问过他:“大松先生,你现在想什么?“大松直率地作了如下回答:“我想美美地睡一觉,然后陪着我的妻子好好地吃一顿饭
” 但是,当他接到中国的邀请后,又拿起球来了,一个人到体育馆进行了半个月的自我训练,然后才来到中国
对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是在上海市南市体育馆进行的这是一种马拉松式的大运动量训练他分两班训练中国女运动员,先训练几个省队,然后训练联队
时间是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十点,后来又延长到十二点,甚至翌晨一点
且不说他每天要打出几百几千个变化多端的球,光在场上站立的时间就长达十二三个钟头
大松的训练是很严的,严得人们都骂他“魔鬼大松“
特别是他创造的那种滚翻救球,使中国姑娘们摔得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腿一瘸一拐的,连站都站不稳
有的姑娘练到后来简直是瘫在地上动不了了但大松还是一边叫,一边将球猛砸过去一些被他训练过的姑娘,至今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
一位当年北京队的队员这样回忆道:“练到后来,我头发晕,眼发花,房子也旋转起来了
但我还得不停地去飞扑大松打来的球
他穿的是条绿色的短裤,扣球时一动一动的,仿佛是两盏绿色的灯笼似的
我不顾一切地紧紧盯着那两盏绿灯笼,奔跑着,扑救着
这时,世界上除了那两只朦朦胧胧的绿色灯笼和模模糊糊的白色皮球之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仿佛连我自己也不复存在了……“ 有一位山东姑娘实在忍受不了了,瞪圆了眼睛,大声骂道:“你这个鬼大松,我跟你拼了!“ 大松问翻译这个姑娘说什么
翻译机灵地告诉他:“她说,大松你练吧,我才不怕你呢!“ 其实,大松已经从姑娘圆瞪的双眼里听懂了她骂什么了
因为,在日本,那些女排选手也这么瞪着怒眼骂过他 但是,大松还是被中国姑娘的顽强精神感动了姑娘们咬牙切齿地忍受着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极限训练“
泪水忍不住流出来了,用手抹去,还在扑救来球,而且脸上还露出笑容,虽然是一种哭笑,但毕竟还在笑!有位四川姑娘练到昏倒在地板上,醒来后还让同伴扶着她去接大松不停打来的球
十八九岁的姑娘,正是爱打扮,爱美的时候,但她们在摔伤的背部和臀部绑上了厚厚的海绵,两个膝关节也套上了厚厚的护膝,变得臃肿不堪
大松事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尽管变成了那样难看的姿势,但中国姑娘们用手敏捷地抹去眼泪和头上的汗水,仍然紧紧跟随我训练
她们这时已完全忘掉了自己,拼出去了,这可以说是一种庄严的悲痛
“ 而那次意外的长跑,更使这位严峻的日本教练感动得眼圈发红
那天,上海举行盛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通往体育馆的交通完全被堵塞
大松是上午十一点进体育馆的,当时游行队伍还没有完全展开而联队下午三点多钟准备出发时,车辆已无法通行
大松一点也不通人情,固执地嚷道:“我不管游行队伍堵塞交通还是大轿车开不过来
必须准时进馆,汽车开不动,那你们就马拉松跑过来!““好的,那我们就跑去
不过,就算拼命跑,也得跑一个钟头“联队的人说“一个钟头正够时间说四点钟到,就必须四点钟到你们马上开跑吧!“大松说 一个小时以后,中国姑娘们汗水淋淋地跑到体育馆向大松报到了 不容易动感情的大松,两眼发热,眼圈红了他连忙询问她们是怎样跑来的
姑娘们说,街上都是人,她们是穿过游行队伍的缝隙,绕小巷跑来的
大松打量着姑娘们,只见她们头发湿透贴着脸,身上热气腾腾,衣衫水淋淋的,流的汗比一堂训练课还多
他要奖赏这些顽强的中国姑娘他说:“如果在日本,即使让跑来,也不会真跑来最后只能说声’没办法才迟到’而中国队员却穿过层层的游行队伍,不停地跑到球场这些年轻人,只要想做什么,就无论如何要办到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惊人力量
“后来,他又在一篇回忆文章写道:“本来,中国人就有不屈不挠的性格
把这种性格带到了球场上,她们就有了一个绝不动摇的信念:为了国家,一切都要忍耐克服
“ 中国姑娘的顽强精神,使大松感动;而中国观众盼望振兴中国体育事业的精神,又使他感到惊讶
一千人的体育馆,每天座无虚席许多人一直看到深夜才散去
看到中国运动员练不动时,满座的观众就一起拍手呼喊:“加油!加油!“ 于是,练不动的姑娘慢慢挣扎着开始活动
于是,观众们的呼喊声更响,就像阵雷一般这又给场上的姑娘们注入了神奇的力量,使她们重新站立起来于是,掌声、呼喊声越发响了
这成千上百的观众不是旁观者,仿佛是自己在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大松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的斗志可以唤起千百人的呼喊声;而千百人的呼喊声,又能激起一个人的斗志;这种光景,在别的国度里是看不见的
“ 在中国,最使这位日本教练折服的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日理万机,却以那么大的热忱关注着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这个印象,他是从与周总理的一席长谈中留下的 五月二日晚上,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周总理坐到大松夫妇中间,难忘的长谈开始了后来,大松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对这次长谈作了详细的记载
周总理兴致挺高地说,奥运会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拿冠军时的情况
你当时的心情,我是非常了解的后来你的夫人哭了,你的两位千金也抱着尊夫人哭了无论由谁来看,比赛以前的场上情况,都是苏联队赢的可能较大可是一旦比赛开始,你的选手们是压倒的胜利大松,我对于那些选手的力量,的确佩服 总理这么一说,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接着,周总理问大松,我刚才听说,大松教练有时打选手,有的时候骂,这有点问题,能不能停止呢? 大松说:“周总理,我没有恶意,不是恨她们
我像教训自己的妹妹或孩子那样对待她们要是说,你们都快累倒了,休息休息吧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就会瘫下去这,总理你是知道的要加强意志品质,就要那样
就要刺激她们,干什么哪!别老发呆呀!再这样就给我滚回山东去!这样一骂,眼看要倒下的队员就会猛然振奋起来
不激起这样的精神,而在精疲力尽感到坚持不了的时候停止训练,到什么时候也改变不了现状
“ 周总理默不作声,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他 大松继续往下说:“我认为如果怜悯运动员,那练习就无法进行骂的本身就是爱的表现这和侮辱完全是两码事不打屁股,就真要倒在地上不动了这样做,总理也许想,这不是把运动员当牛马呢?但是并非如此
狮子把幼狮顶下山谷,不正是培养幼狮爬坡的本领吗?老麻雀在小麻雀长得差不多时,为了唤起它离开巢窝的精神,也是一连数日不给吃的,这不使人认为是残酷么?我就是抱着这种心肠训练运动员的
不管别人怎样想,怎么说,只要队员们能理解就行“ 周总理耐心地说,可是这样就不好办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就提到不许打人和骂人
还有一条是不许调戏妇女无论如何对女队员是不许打骂的 总理把军队的纪律拿出来了,但大松仍然不能接受他说:“周总理,我是你请来当教练的我不会侮辱交给我训练的队员的
我只是全力以赴使她们提高技术,使她们成为有坚强意志品质的队员,是为了希望中国成为排球的世界冠军
正因为我是这样想的,所以我才做您要我别做的事情我请总理对我所做的事不要作声
“ 周总理说,那哪行啊,我们有那样的纪律,而我请来的教练破坏了这个纪律,我却对此保持沉默
大松,你想想,那能行吗?队员要拿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找我,怎么办呢?…… 大松说:“周总理,我在您面前骂队员,您就把耳朵塞上;打队员,就请您把眼闭上;您就装没听见也没看见
“ 周总理换了一个坐姿说,大松,你这话是从何讲起呢,能不能再解释一下? 大松说:“我曾经对中国的教练和医生们讲过,妇女和男子是有区别的
体质上大有不同男子一开始练习,便拿出十分力量所以,一垮下来,就是力量已经用到头了
然而,女选手在开始练习的前十分钟,虽然很有战斗精神,不久,也会倒下来
这不是她们惜力这是因为女性的身体先天是如此的过两三分钟,是会恢复的过不久,她们又不行了,又要倒了这时,如认为她们真不行了,那就不对头,还是要刺激她们起来不这样锻炼,就不能有充分的训练外表和实际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精神方面较弱,体力也与男子有异
“ 周总理又问,这样猛烈的训练,会不会对妇女的身体发生坏影响呢?这一点,有没有问题?曾经从医学观点研究过吗? 大松说:“完全没有问题,这并不是我信口开河
我曾经和一位详细观察选手状态的医生全盘研究过,不仅对于每一名女选手的脾气,就是对于她的体质,也比选手自己都认识得更清楚
甚至哪一位选手当时的状态是好是坏,也完全知道得清清楚楚
由于有了这一长期经验,在训练中国女选手的时候,从每一位选手的态度和动作,以及面颊、嘴唇的颜色等等,就可以了解,这位选手的疲劳程度如何
……所以,周总理,您完全不必担心绝对不会把选手练死或者练伤的当然还有妇女们另外担心的事
我在十三年来,一共训练了近八十名选手,每一位都结婚了,都有了孩子
其中,还有生双胞胎的,母子都健康得很呢!“ 周总理听到这里,突然哈哈哈朗声笑了起来,关切地问,生双胞胎的那一位,母子三人健在吗? “都健在呀!“大松答道
周总理又大笑起来
大松在后来回忆起这次难忘的长谈时说:“周恩来这位先生非常平易近人,但他有惊人的观察力
在轻松的交谈中,他却看到问题的根本上
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见过许多总统和总理,却没有见过像中国总理周恩来那样关心排球事业的总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大松将离开中国回国在离别的前夕,他还进行了最后一次训练送别晚宴是在深夜举行的
在席间,他动感情地说,中国有这么多顽强好学的女选手,有这么好的观众,有这么关心排球的国家总理,不拿世界冠军是说不过去的
他送给每个中国姑娘一条毛巾,意味深长地说:“我送给你们毛巾,是希望你们今后流更多的汗水……“ 前几年,这位闻名遐迩的日本教练,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了
在岗山他的墓前,竖着一块小小的墓碑,是他的那些已经当了妈妈的排球队员送的,碑文只有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
年轻一代的中国女排运动员,与大松并不相识但她们常常听指导和老一代的女排运动员谈起他的确,他是值得我们记恋的
十五年前,中国姑娘曾经问过大松:“你们是怎样练成世界冠军的?“ 大松回答说:“对人来说,最苦的莫过于战胜自己
运动员和我本人都牺牲了一切,集中精力于排球
一连多少年除了三天年假,一天也不中断练习;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一天的练习时间长达十二小时;不断地想出了和做出了世界上谁也没有做过的事–结果就是世界冠军
“ 这是一个多么有启迪的回答啊!警惕翻船 五月十四日夜,上海飘洒着绵绵春雨
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的比赛刚刚散场,观众如潮水一般从徐家汇雄伟的体育馆里涌流而出
场内的观众已经散尽,但体育馆门前依然簇拥着一堆一堆的人群他们冒雨站在那儿等待中国女排的姑娘们
有的想靠得近些目睹她们的丰采;有的想跟她们握一握手,表示一下祝贺胜利的诚意;还有一些姑娘们的亲友,想跟她们说几句亲热的话语
今晚,中国女排着实使上万观众受了一场虚惊
三局球,每一局开始时中国姑娘都处于逆境:头一局以九比十三落后;第二局以九比十二落后;第三局,先是以一比八落后,接着又以九比十四落后
总之,这几局球,中国队只要再输二分、三分甚至再输一分,就要败北
许多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喉咙口,连气都不敢大口喘
但是每一局都出现了戏剧性:中国姑娘只要一打到九分,就奋起直追,比分扶摇直上,一口气追上六分、七分;而日本队的比分,仿佛被钉死在电子显示牌上,再也动弹不得
最后,中国姑娘竟然以三比又一次击败了日本女队
过瘾啊,看得实在过瘾!犹如乘一叶扁舟,在江河里穿风越浪,虽然担惊受怕,却能饱尝那种惊心动魄的情景
一位署名“一个敬佩你们的人“当即给女排写信:“我对别人的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然而看了你们的球赛,却不能不赞不绝口
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技术上的过硬固然难得,但精神上的过硬更难得日本女队是以顽强著称于世的,而她们却遇到了比她们更顽强的人
你们的顽强精神,使我深深地相信,在你们的心目中,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你们打出了队威,打出了国威
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一群工人在信中写道:“一个人,一个国家,贫穷落后并不可怕,怕的是失掉了方向和信心
只要敢于正视现实,立志赶超,艰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是没有攻不下的难关的
我们的党和国家是多么需要像你们这样不说空话,踏实苦干的实干家啊!“ ……此时,相识的与不相识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那些中国姑娘们
“毛毛的球打得真嗲!“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说 “毛毛场上的风度也穷嗲呀!“一个壮实的青年附和着 “毛毛“是一个倍受赞美的人物 “毛毛“是谁呀?她就是十二号,四川姑娘张蓉芳
她从小就有一股“毛劲“,敢和男孩子一道爬树上房,敢跳进冬天的寒流中搏风击浪
直到如今,仍然保留着一股可爱的毛劲–泼辣顽强
小时候,人们叫她“小毛毛“,如今长成姑娘家了,只好把“小“字去掉,叫她“毛毛“
她刚上场时,你一点儿都看不出她的“毛劲儿“:微微地弓着腰,左手轻轻地放在背后,两只眼睛细眯着,好像刚刚睡醒,有点睡眼目龙的样子
她的个儿,跟陈招娣一样,一米七四,是队里最矮的总之,她的神情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
但是,只要球声一响,她就变了副模样,精神抖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像一位很有经验的老猎人,眯着眼,是为了紧紧盯住他的猎获物
无论是飞身垫球,还是跃起扣杀,动作都是那么敏捷、快速、准确扣杀过去的球奇巧刁钻,往往使对方防不胜防
有时因扣杀过猛,摔倒地上,但只要一见来球,又会猛然一跃而起,杀对方一个神出鬼没的回马枪
她灵巧得像山野里的一只猴,勇猛得似丛林中的一只虎
在赛场上,她那张汗水涔涔的脸,总是那么丰满红润,那么光彩照人,透出一种特有的健美
用队长孙晋芳的话来说,“毛毛在场上那才水灵呢!“ ……雨还在悄没声儿地飘洒着
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这绵绵细雨,犹如从天上垂挂下来的千千万万条银色的彩线,在夜风中轻柔地摇曳飘动
日本客人已经出馆,乘车回下榻的宾馆去了但仍然见不到中国姑娘的身影人们开始不满起来
有人大声议论道:“想见一见都这么难,中国女排也太傲气了!“ 突然,从体育馆门口走出一个人来
人们引颈而望,以为女排姑娘们开始往外走了谁知,走出来的人是体育馆的一位工作人员
他站在台阶上,大声地对观众们说:“请***们回家吧!中国女排正在馆里补课呢!“ “补课?“观众不解地嚷了起来
工作人员说:“是的,是补课
她们说,今晚的球赛没有打好……“ “打得好!打得顽强!“观众不平地喊叫起来
说句公道话,这场球应该说是打得很精彩的 袁伟民、邓若曾也承认这场球打得不错
在补课开始之前,袁伟民对围拢过来的姑娘们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场球比一路领先顺利赢下来还有价值
过去,落后时,我们就没有信心去追赶而领先时,又怕人家追赶自己现在,落后时不慌乱,能反败为胜,这是可贵的这是我们的队伍走向成熟的标志
“ 的确,中国女排这些年来经过挫折、失败、胜利的考验,已经成熟起来了
这次在南京举行的国际女子排球邀请赛中,她们先后以三比一和三比胜了美国队和日本队
在尔后的访问比赛中,再次以相同的比分,赢了这两支强队今晚是第三次以三比胜日本女排了
袁伟民望望不太情愿补课的姑娘们,心平气和地说:“但是,我们要很好想一想,为什么三局球开局时都落后呢?我看,还是我们轻敌了,骄傲了!虽然在准备会上大家也讲了要防止骄傲情绪,但是打起比赛来,还是提不起神
“他停顿了片刻,又语意深长地说下去,“今天补课,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我们开始成熟了,但不能骄傲,如果骄傲了,将来总有一天会阴沟里翻船的
奥运会是四年一次,而我们一个人的运动寿命有几个四年呀?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本来,有些姑娘对这次补课,心里并不服
她们想,好输不如赖赢,不管怎么说,我们是赢下来了呀!但听指导这么一分析,也就没有再吭气,顺从地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又练上了,一直练到午夜十二点多
当她们淋洗完毕,回到上海市体委招待所时,黄浦江畔的海关大钟传来悠扬的钟声,已经凌晨两点钟了
天明之后,她们就将各奔东西,有的去杭州,有的上南京、苏州、无锡…… 毛毛将回她的故乡–成都
她这趟回乡与别的姑娘心情不一样,既不是探亲访友,也不是重游故地
在那儿等待她的将是一个庄严的党支部大会共产党员们将讨论她的入党转正问题
再过几天,她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了!一想起这件事,她的心情就那么激动,把睡意全赶跑了
她是在十三岁的时候自动找到成都后子门人民体育场要求当排球运动员的
从此,失误、苦练、进步;再失误、再苦练、再进步,使她一步步走向成熟
她刚进四川女排时,五个老队员带她一个新队员
她们之中已经有四个成了妈妈了,但仍然和她这个十多岁的女娃娃一道摸爬滚翻
毛毛心里既感动又不安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好好练,赶快接她们的班
“ 有一场比赛,四川女排打得不顺,毛毛在场上该救的球不救,该扣死的也随随便便扣过去就算了
回到住地,教练严肃地问她:“毛毛,你今天怎么啦?该救的球,为什么不救?“毛毛坦率地说:“我想,反正这场球要输,打好一个球也没有什么意思
“教练摇摇头,心想:“她呀,还不懂得每球必争的意义呢!“ 后来,毛毛写了一个赛后总结,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