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身上的味道酸了文学 文人酸了,文学自然就酸了
文学一直都是文人的泡菜,给生活调味而已把文学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中国没有几个
古往今来,大家顶个文人的名不过表明自己生活丰腴饱满,有色有味罢了
这味儿,经过长年累月的发酵,酸味儿十足,而且历久弥新文学这种属性,决定了它调味料的本质
生活看重的是填饱肚子的实货,而绝不是刺激味蕾,开动胃功能的花招
就如人们买方便面是冲着面块儿去的,调味料白送;你的调味料再有风味儿,顾客仍是不买你的帐
如果真遇到了讲究口味的人,那也是吃饱了没拿方便面当粮食的
就好像如今不少自白热爱文学的人那样,其实以文学娱乐而已,而且越发的亵玩起来
这比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所知的古代文人,大多还是有责任心,有良知,肯担当的
虽然他们不以文为业,但玩起来讲究一种境界,而且只要入境,就会高尚起来
可我们呢,除了遗传了一身酸气,继承了满纸荒唐,剩下就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了
当然,世上也许真有把文学当成事业的人,不然我们何以读到经典呢?楚国屈原,西汉司马子长,清代曹雪芹,好像是真文人
他们的生活很骨感,没什么味道,让人觉得除了文章他们一无所有
可事实是,他们的文人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或水到渠成的,似乎有被逼迫的嫌疑
大概是这个样子吧:由于他们的性格耿直狷介,很是被自己的生活的时代或场面所不容,不得已戳了生活的包,然后一意孤行起来,不小心成就了自己文学的巨擘地位
所以,我觉得大部分以文学为业的文人差不多都是自己穷途末路后不得已的选择,或是说他们生活能力不达标,几近被社会所淘汰,于是便躲在角落里或愤世嫉俗放几句狠话,或垂头丧气发几句牢骚,或自娱自乐把自己沉入幻象里
但凡有一点繁荣昌盛的可能,他们是不会一根筋的走文学之路的
至于现代人自作聪明的认为古代文人之所以成为文坛领袖,一代巨星,是因为他们从小树立了当文学家的理想,那就错了
古代文人没几个想把作诗写文当做自己立身之本的,他们要么是借诗文扬名为自己博得一条通向上流的路,要么是以诗文为敲门的工具以赚取高官名士的青睐
此情形正如如今的莘莘学子苦读寒窗,他们自知所读之书毫无用处,但仍然头悬梁锥刺股,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没爹可拼没钱可砸,只能朝这条路上挤了
而今有些人误以为借着文学之名,可以丰衣足食,甚至于可以立下一分产业,辉煌自己的人生,这实在可笑
事实证明,大部分人这样的梦想最终都会破灭,文学不会带来光荣,只会带来烦恼
如果因为看中了文人留在历史上的盛名而不是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来从事文学事业,失望是必然的
文人的酸劲儿,可能就源自于吃不着成熟的紫葡萄而潜滋暗长的吧
吃着葡萄的文人,会慢慢地远离文学,或者是背叛文学,因为他们没有酸起来的必要,他们此时已经被甜腻歪了,已经到了要嘲笑酸味文学的贵族级别了
如今,玩文学的人,爱的是文学那股酸味唯其酸,才爱得切
也许,如今为稻粱谋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早已经小康了,没必要把自己逼进搞文学的穷途末路里
再者说,眼前的知名文人们,也没什么值得崇拜的地方,他们大不了顶着冒些光环的躯壳到处卖弄叫欢,堕落得和戏子差不了多少了,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生活,本就五味杂陈,大家口味不同,选择就不同爱一种味道,是因为在那种味道里我们找到了超越生活的感觉
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先就是被他的味道吸引了,接着灵魂就会慢慢地靠近,最终合二为一,完成人类最美的爱情
文人可以酸,文学自然也可以酸,只要不酸腐就成
文学可以调我们的味,但文人切不可调我们的味,不然就糟蹋了文学这道泡菜的好味道 “酸文人”古已有之,原来称之谓“穷酸文人”只不过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所以“穷酸文人”前头的“穷”字就去掉了
还是别做这类文人好,无论穷不穷,只要那股酸劲上来,准保让你觉着牙咬不出劲来
“酸文人”的特征是,待人接物动辄要冒出一句两句的“之乎者也”来,按现在的流行趋势来看,则是能诵读几句《诗经》中的话,能说几句很生僻的诗句来,让人觉着听着找不着北的感觉,然后他们会很觉得自己了不起,晃荡着自己那点雕虫所得满世界张扬,总用嘴去评价这人的文章,那人的文章,谁的文章都看不眼,而是用出版的专著,哪里请当评委,哪里约当专家炫耀自己……好像中国文艺界似乎一下子因为此君的努力而繁荣昌盛了
如果实在没事可做,无聊了,照样要搬出不是绝招的绝招,来个“口水仗”,指东家、骂西家,反正不骂骂别人过不去日子,某某专家是狗屎,某某名人是狗屁,某某作品是垃圾
或者反其道而行之,你们要骂,我偏要捧,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某个名人的著作,便要摆出一副与之相交甚好、神交已久的架势来,于是一番吹捧过后,只让人觉得那本著作仿佛是他俩人共同合作的成果
文人嘛就要什么学问都懂,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了
这些自诩为文人的人,自恋于自己的产品,一副人生难得一知己、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愁苦
最后不管他们再怎么装,再怎么自以为是,但仍接受不了硬巴巴的现实,是呀,肚子里还酸水终究是多过墨水的,于是便强打精神生拉硬扯将自己装扮成个什么都懂的“人才”,我是***,我曾经什么什么……,谁谁谁和我曾经怎么怎么样,你小子还不服是吧?小心我家狗咬你,没打过疫苗的! 其实,文人也就是会码几字而已, 不如认真去码字, 让喜欢的人像咀嚼泡泡糖一样慢慢地咀嚼,在味道里享受一种生活
而文字背后的自己随心随性过过自己的生活,业余时间在家的时候,想喝酒的时候喝酒,“酒好喝、好喝酒,喝好酒”,这才是码文字的修行,而不是捏着鼻子,强行灌下一点墨水,然后将墨水发酵成了酸水,咕咕嘟嘟地往外冒,酸了当今的文学
投稿信箱:1105959153@qq.com 微 信 号:LJLG631209 温情提示:不接受在其它公众平台投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