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第一次对着村庄微笑
那时,我还不到十岁,离村庄并不远,只是在二里路之外的一块瓜田里
我正站在瓜棚前,火红的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害羞的脸蛋,我看到地头又有一些花朵一夜之间成了瓜蛋蛋
我向村庄东头第一户人家我的家望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种甜蜜的笑充满自豪,空气里弥漫着瓜藤、杂草与水混合的青湿气味,令人浑身舒畅
其实,很早就盼望着到田地里看瓜了
庄上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甚至还有比我小的,去年就已经自己独立在瓜棚里看瓜了
经过软磨硬泡,父母亲终于同意今年可以让我自己在瓜地里看瓜了
从父亲在集市上带回来两包西瓜种的时候,我就时刻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看瓜生活
一天,父亲开始在屋前挖土准备建火炕育瓜苗的时候,我从学校回来,屁颠屁颠的跟前忙后
那些瓜种被埋在土里,被支撑起来的厚塑料薄膜盖着,上有阳光照射的能量,中间有父亲时常浇水,下面有时还会升起一堆小火,这些瓜种向一个个幼儿受到精心呵护,很快一棵棵瓜苗就从土中钻出
从嫩绿到青绿时,需要每天打开厚塑料薄膜放风,让瓜苗逐渐适应外面的环境,就像一个孩子在看护中长大但仍需要他自己去适应社会、面对风雨
当瓜苗呈深绿色时,瓜苗已经很健壮了,这时候大地气温回升,也意味着它们将要离开火炕这个家到田地里自己去闯荡了
父母亲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孩子踏进社会之前他们会将可能遇到的情况向孩子交代清楚
父母亲为这些瓜苗精心选择了地块,施肥、刨地、起垅、覆膜,老黄牛不紧不慢地走着,放学回来的我蹦蹦跳跳的跟着,这些瓜苗也是我的孩子
那时候,庄前屋后到处都是一幅幅忙碌的画卷,牛驴的叫声、吆喝声、隔着很远相互问答声、孩子们的嬉笑声,田野里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暑假到了,田地里各家的瓜棚也搭好了记得那天早上,刚吃过饭,我就迫不及待的奔向瓜地
周围瓜棚的伙伴们很快聚拢起来,先是一通闲侃,什么听来的故事呀,梦里的奇事呀,胡编乱造的传奇呀,五花八门,讲的是不亦乐乎,听的是其乐融融
讲累了,听累了,就分成两派战斗起来
那时候,《少林寺》流行的很,大家打起来也模仿着一些武打招式,呀……嗨……啊……玩够了,就打牌下棋,或是分享一些小人书或者故事书
天热起来了,就到地头的小沟里洗澡,当然不能让大人知道 玩得尽兴,忽然想起大人的交代,要认认真真的把暑假作业做好
那时的我们似乎都很听话,一起趴在瓜棚的床边或是自己一个人趴在床上,认真的写起来
西瓜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在风雨中坚强;人的成长也需要营养的积累,也需要在时间的跑道上经受锤炼和打磨
多年以后,我终于体会到上苍真是安排巧妙,它在赋予大自然源源不断、生长不息的过程中,让人在其中慢慢领悟和觉醒
这些年,我活得太过麻木
麻木的让我无暇去看一看日落日出,无暇去看一看花开花落,无暇去看一看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无暇去看一看日渐消瘦的村庄和已经干涸的沟河,无暇去看一看乡下的父母以及田地里的庄稼和小草
生活节奏的加快,是不是需要个人自觉地慢下来?静坐,喝一杯茶,什么都不想;到公园里、广场上、田野中漫步,什么都不想;在川流不息的急匆匆的人群中停下来,不给思想增加负担,什么都不想…… 就像在那个早晨,我看到那些花变成了瓜蛋蛋,突然感悟到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成长
那是我第一次对着村庄微笑,对着家微笑
多年以后,那一次微笑,把我从迷乱的节奏里解脱出来,我知道,我的村庄,我的父母,永远不会把我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