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青文学|续写断章

(一) 那天整理书架时发现一本陌生的书,有点旧了,书的上沿落有灰尘,扉页上有我当年的落款:2008年7月16日,南昌


才想起来,这是高考结束的那年暑假,在南昌旅游时买的

那时年少热情,以为等在前面的是怎样的一番海阔天空,如今整整六年过去了,天这么空我未曾飞过,海有多阔却是我迷失的漂泊


一如这本被遗忘在角落的书,那时以为它象征着我的未来,如今翻出来已成陈年,究竟是时光把我的满腔热情浇灭成灰烬,还是我自己自甘沦陷在尘世的釜底,抽去燃烧的薪柴? 于是常常问自己,你到底渴望什么?你的碌碌,是因为对生活、对命运的妥协,还是被你自己巨大的惰性覆盖了梦想?没有答案,或许说,没有回答,拒绝运作的脑袋已经不愿意去思考这个哲学式的问题了


(二) “誓必登天摘星辰,赠作伊人髻上珠
”书的折页上这么写着
那时的豪情壮志,如今荡然无存

很难想象也曾有一个那么勇敢自信的过去,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没有上进心了,仿佛将我深陷的泥潭,是一席柔软的床


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的斗志就像干柴烈火,如果没有燃成燎原之势,便只剩沉默的灰渣,直到知足常乐的感慨替代了自强不息的信念,梦想和未来也就此搁浅


此后的日子不过是时钟的指针,机械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麻木地扫过同一片区域


这样的惯性潜移默化,像枷锁,束缚你的脚步,捆绑着你的思想,像眼镜,让你看清眼前,活在当下,却也让你越来越失去看清这个世界的能力


虚度年华,一个多么残忍的词语,却在大多数的我们身上不痛不痒地发生着,始觉真正的强者,既要抵住诱惑,又要耐得寂寞


(三) 将书在光线里轻掸,能看见那些细微的尘埃在空中缓慢流动


阳光下的事物多是美好,即便是这为人诟病的尘埃,竟也让我联想起“岁月流金”这样美丽的词藻


那些年在日光下读书写字的日子,或许就能用岁月流金来形容吧

只可惜那样美好的岁月终究不是“留金”的岁月,你越想抓牢它就越像流沙


毕业的钟声像遣散的枪响,惊飞安详的鸽群,相伴左右的挚友都早已各奔前程四落天涯


当咖啡不再象征午后的悠闲岁月而是清晨的匆忙,当镜子里的我也不再为一撮头发的造型而精心布置时,我才意识到,曾经那么多可以信手的闲暇时间都已一去不返了,不再有对象让我偶尔想念,也不再有人常视我珍重,那一首首因谁而写的小诗,最后都不得不化作落单的蝴蝶,在手心一片片枯萎凋谢成落叶


流水轻流意无限,花红虽浓情易竭,流金的岁月里,承载着的都是流水的情谊


(四) 如今再次翻阅这本书,墨香依旧,还似第一次在书店见它时的喜欢


买过的书本堆积如山,却没有几本用心看过,挂在墙上的日历单薄如纸,一年的时光又已所剩无几


陶潜诗有云:“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过去的日子是浪费是颓废都已过去,未来还在来路上,或许用这仅剩的青春,还能博回命运收缴的筹码


何不以岁月为序,每一次的相聚离别权当伏笔;以年华作注,或悲或喜的人生历练都一一记录,哪怕写就的是卷无人辨识的天书,也不枉费这一路跌跌撞撞的人生


只有离开了遮风挡雨的穴窝才能练就铜墙铁壁的臂膀,只有看透了人心肚皮的肤浅方能企及人间正道的深远,整装待发,重新上路吧


要相信,即便是满目疮痍的心扉,也会有一个完好无损的角落,等待未来如履薄冰地到来,将一切失去物归原主;即便是被人走烂的路,也依然有未被人见识过的风景,依然有不断盛开的花,不要畏惧此去的平凡寂寥,不要在乎沿途的筚路蓝缕,选择了远方,终有一天能到达天堂


(福清市档案局 杨效泉供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