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总第 26 期( 1907 )
王国维:《人间词话》,《国粹学报》总第 47 期( 1908 )
令飞(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 2 、 7 期( 1908 )
迅行(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 7 期( 1908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杂志》 70-86 号( 1919 )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 12 卷 3 期( 1921 )
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民国日报·觉悟》, 1920 年 11 月 9 日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 13 卷 7 号( 1922 )
梁启超:《情圣杜甫》,《晨报副镌》 1922 年 5 月 28-29 日
梁宗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镌》 1926 年 3 月 25-31 日
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文学周报》 11 月 18 日( 1926 )
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 本 2 分( 1930 )
方重:《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原载《文哲季刊》 2 卷 1 期( 1931 )
钱钟书:《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 1 卷第 4 期, 1937 年 8 月
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 1957 年第 3 期
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 1959 年第 4 集
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 1964 年第 1 册
赵毅衡:《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外国文学研究》, 1979 年第 4 期
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 1980 年第 1 期
冯至:《杜甫与歌德》,《外国文学研究》, 1982 年第 6 辑
乐黛云:《尼采和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 1980 年第 3 期
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 1981 年第 1 期
王佐良 : 《 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 一个回顾 》 , 《文艺研究》 , 1983 年第 4 期
张隆溪:《诗无达估》,《文艺研究》, 1983 年第 4 期
陈平原:《林语堂与东西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985 年第 3 期
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读书》, 1985 年第 5 期
[ 美 ] 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刘绍棠、赵德明等:《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 1988 年
李明滨:《苏联文学在中国》,《莫斯科大学学报》, 1990 年
[ 美 ] 浦安迪:《叙事学与中国小说》,《中国比较文学通话》, 1991 年
陶洁:《福克纳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 1991 年第 2 期
周宪:《三种文学史模式与三个悖论——现代西方文学史理论透视》,《文艺研究》, 1991 年第 5 期
赵毅衡:《中西小说的叙述分层》,《中国比较文学》, 1988 年第 1 期
曹顺庆:《哲理与文思: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哲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 1992 年第 1 期
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文艺研究》, 1991 年第 5 期
[ 荷 ] 杜威·佛克马:《东西方及其他地方的诗学:批评还是研究》,《文艺报》, 1992 , 3. 叶舒宪:《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书城》, 1994 年第 1 期
乐黛云:《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中国比较文学》, 1996 年第 4 期
曹顺庆:《思想反叛浪潮的起落:十四至十六世纪中外文化与文论思潮比较》,《外国文学研究》, 1996 年第 4 期
[ 美 ] 浦安迪:《平行线交汇何方:中西文学中的对仗》,黄成林、宋伟杰译
见乐黛云、 陈珏编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5 月第 1 版
[ 美 ] 欧阳桢:《诗学中的两级对立范式——中西文学之前提》,袁伟译,见上书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宏观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1 期
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碰撞的轨迹》,《中国文化研究》, 1997 年第 2 期
曾艳兵:《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文史哲》, 1997 年第 2 期
袁获涌:《郭沫若与法国文学》,《郭沫若学刊》, 1997 年第 4 期
解志熙:《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外国文学评论》, 1998 年第 1 期
陈建华:《论五十年代后期的中苏文学关系》,《外国文学研究》, 1998 年第 3 期
杨昌龙:《萨特在中国》,《东方丛刊》, 1998 年第 3 期
藤井省三:《日本文学越境中国的时候》,《读书》, 1998 年第 10 期
李明滨:《中国的普希金研究》,《俄罗斯文艺》, 1999 年第 1 期
杨武能:《百年回响歌一曲 —— 〈浮士德〉在中国之接受》,《中国比较文学》, 1999 年第 4 期
[ 荷 ] 杜威·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 1999 年第 6 期
[ 美 ]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中国比较文学》, 2000 年第 1 期
王友贵:《乔伊斯在中国: 1922-1999 》,《中国比较文学》, 2000 年第 2 期
张旭东等:《巴金与基督教》,《中国比较文学》, 2000 年第 3 期
陈惇:《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3 期
吴元迈:《“把历史还给历史”:苏联文论在新中国的历史命运》,《文艺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陈思和:《 20 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 2001 年第 1 期
林精华:《论五四时期对俄国文学的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年第 1 期
史忠义:《两组诗学价值的中西比较》,《江西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2 期
主要参考书目 1 ,比较文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学科史: 马克斯、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 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 1937 年 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年 布律内尔等著、黄惠珍与王道男译:《何谓比较文学》,上海社科出版社, 1991 年 谢弗雷著、冯玉贞译:《比较文学》,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 年 卢康华、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陈 惇 、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大出版社, 1988 年 陈 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教出版社,1997年 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向远著:《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北京师大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大出版社, 1986 年 昂热诺等主编、史忠义与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2 ,比较文学的众多研究与实践 陈寅恪著:《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今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 1979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朱光潜:《诗论(增补本)》,三联书店, 1984 季羡林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 1982 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 1940 杨周翰著:《攻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张星琅:《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 1936 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 1989 年 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教出版社, 1988 年 方平著:《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比较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 年 范存忠著:《英国文学论集》,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古添洪、陈慧桦编著:《从比较神话到文学》,东大图书公司, 1977 年 王润华著:《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东大图书公司, 1978 年 孙景尧著:《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李万钧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年 曹顺庆著:《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周发祥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迈讷著、王宇根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 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王宁编:《新文学史 I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 1999 年 蒙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巴赫金著、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江苏曲艺协会编,1991年 周良:《苏州评弹艺术初探》,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 3 ,比较文学研究索引及其专业刊物 ① [ 美 ] 亨利·雷马克编著:《比较文学参考书目选注》
这是作者一一阅读并精心编写的国际学术界最富有学术价值的比较文学论著的书目选注
对选目中的每部论著的内容、特点、成果与不足,都用最简短的文字作了比较公正的评述,这对我们鸟瞰整个比较文学界的全貌,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中译本见孙景尧编选:《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漓江出版社, 1987 年
②威斯坦因编:《 1968 - 1977 年比较文学书目》
该书目可使我们了解六、七十年代国际学术界在研究些什么课题中译本见孙景尧编选:《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
③张文定、温儒敏编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目录辑录( 1919 - 1985 )》,收入《中国比较文学年鉴》
该目录收集了 2500 余条资料目录,国内比较文学方面的绝大部分论著、译著和论文几乎都予收录
对我们了解国内比较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极有助益 ④《港台比较文学论著目录》
该目录对我们了解港台学者在比较文学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为参考与借鉴,也是很有帮助的
⑤ 李达三、刘介民于 1994 年编成的《二十世纪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索引》,分成中文、英文两部分,中文收录了 6457 条、英文为 1924 条
是迄今为止,国内收录最多也分类较为合理规范的一部中外比较文学专门索引
王向远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 1980 - 2000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中国比较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东方从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中外文学》,台湾中外文学月刊社 4 ,英文参考书目 Bassnett, Susan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 Blackwell Publisher, 1993. Chevrel,Yv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Methods & Perspectives. The Thomas Jefferson U. Press. Kirksville: 1995. Eoyang,et Eugene Chen. The Transparent Eye.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Gifford,Hen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N.Y.: 1969. Wolfreys , Julian Ed . L iterary Theories: A Reader and Guide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J. Clements, Rober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cademic Discipline . The MLA,1978. Cornelia W. Moore & Raymond A. Moody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Traditions and Trands, U. of Hawaii Press, 1989. Etiemble,Rene. Comparaison n ’ est pas raison ( 1963 ) /The Crisi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translated, and with a forword, by Herbert Weisinger and Georges joyaux, Michigan State U. Press,1966. Bernharmer, Charles ed , Comparative Literature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JohnsHopkins U Press,1995. Stallnecht, Newton P. et Frenz, Horst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 Perspective . Southern Illinois U. Press, 1971. P. Friederich, Werner The Challeng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Other Addresses . The U of N caroline Press, 1970. Wellek, Rene. Concepts of Criticism. Yale U Press, 1963. Wellek, Rene. Discriminations: further concepts of criticism . Yale U Press, 1970. Wellek, Rene. The Attack on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 . The U of N caroline Press, 1982. Wellek, Rene.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3 rd ed. Penguin Books Ltd, 1963. Koelb, Clayton et Noakes, Susan ed.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Cornell U. Press, 1988.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 5 th ed.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88. Bullock, Alan, Stallybrass, Oliver et Trombley, Stephen. The Fontana D 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 . London : Fontana Press, 1988. Yokota-Murakami, Takayuki. Don Juan East/West : On the Problematic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Stoler Miller, Barbara. Ed. Masterworks of Asian Litera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Guide for Teaching. N.Y. : ME Sharpe, Inc., 1994. Barricelli & Gibaldi,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M.L.A., 1982 E.Miner, Comparative Poetics, P.U.P.,1990 Revue de litterature compare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Today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