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2.07-2004.09 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专业(在职研究生)
1999.09-2002.03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太平洋亚洲经济研究院
国际经营学专业(MBA硕士)
l 主要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产品市场营销,日本银行的管理营销体系等内容进行学习研究;
l 为更好的了解日本金融机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对三菱银行、第一劝业银行、日本长期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调研,在日本兴业银行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获得了丰富的外国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实际业务操作经验;
l 针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自由市场竞争、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对国内多家商业银行进行调研,获取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于2001年撰写了《中国国有银行的现状和发展》的毕业论文,获MBA硕士学位;
1991.04-1998.04 日本东海大学大学院 经济情报学博士课程(经济学博士)
l 在攻读博士课程期间,主要研究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及日本经济、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比较研究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问题;
l 在大学学报等研究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历时六年撰写的《情报公开与日本金融体系》博士论文,提出了日本经济不振的实质是金融体系情报不公开所导致的论点。该论文对金融资产的运作及不良资产形成后的政府运作,以及信息公开化的社会需求等都提出的理论和实证,并于1996年在韩国召开的国际情报学会会议上发表。这些理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金融情报信息的研究都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l 在日本学习期间,在多家公司、金融机构工作、实习,对日本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基本业务等都做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撰写论文及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1987.09-1990.07 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院计统系 经济统计专业(经济学硕士)
l 针对我国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的实际,运用国际先进的经济学理论,采用恩格尔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消费、储蓄理论,并在对部分城市做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储蓄的现状和前景》一文,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至今在对恩格尔系数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0.09-1984.07 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系(理学学士)
l 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在当时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的时代,以《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和发展》为题完成了毕业论文;
培训经历
l 2014.06-2014.07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高级培训班(英国) 结业
l 2013.04-2013.05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高级培训班(德国) 结业
l 2006.08-2006.09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高级培训班(香港) 结业
l 2005.05-2005.11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心理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l 2005.05-2005.11 合格毕业 获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
l 2002.07-2002.08 资产管理公司日本『金融风险防及二级市场运作』研究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