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悦职场| 二胎时代,女人到底有多拼?大数据看职场女性现状

一说到职场女性,大家都知道不容易,但到底有多难,却都缺乏客观具体的了解。事实上,从“二胎政策开放后,女性就业更容易受歧视”的现象中,我们也可窥视一二。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带大家从更具体客观的方面,了解女性就业的困难。

(责编:咪小姐)


理想很丰满
在大多数国家,女性的就业率在40%以上,在我国更高达73%。然而去年年底,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令人沮丧的报告,称全球女性薪资落后男性10年,指望全球男女薪资差异消失,你至少还要等上118年。

尽管如此,女人们却从未也绝不会退出职场,而且只会愈加强大。这些女人到底为何偏要在职场拼出一片天?
好玩多金是女性追求的理想职业

对于自己的职业理想,现代职业女性更希望能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快乐工作,享受工作”是女性白领们选择 最多的职业理想,位列第二的是“获取收入,提升生活品质”。“施展个人能力,体现个人价值”虽然是女性白领选择排名第三的职业理想,但选择的比例明显低于排名前两位的职业理想。
拒绝工作狂,要事业也要生活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目标,“获取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成为女性选择最主要的职业规划目标,其次是“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感“,排名第三的职业规划目标是“获得独立自主的工作”。这说明对现代的职场女性来说,在考虑职业生涯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家庭与生活。
嫁个好老公已经out

在女性白领看来,成功女性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成为女性白领心目中重要性最高的要素。“嫁给一位优秀的伴侣”排名倒数第一,“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的重要性指数也偏低。

成功女性的评价标准更为多元化,较之成功男性要多金、有社会地位的普世标准,女性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不随波逐流。至于美满的家庭和优秀的伴侣,这对女性白领来说已不算成功的决定因素。 潜规则?NO!
职场潜规则是指职场“成文法”背后隐藏着的各种隐形规则,如招聘中的性别歧视、晋升时的裙带关系、以及责任推诿、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
总体来看,56.7%的白领表示完全无法容忍职场潜规则,并坚决抵制,25.5%的白领表示可以容忍潜规则的存在,认为有职场的地方就有潜规则,另外 17.8%的白领表示无所谓。 现实很骨感
虽然女人们对她们的职业规划总是满满的自信,但是职场女性现状却不是那么乐观。
 男人们知道女白领不容易,但不知到底有多难。 
男女白领对于女性职场现状的认知存在着明显差异。女性白领在职场中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超男性的想象,在求职过程中依旧有一部分女性遭遇过性别歧视,而男性并不清楚女白领们在职场中遭遇了多大的困境。 一张简历里的辛酸泪

这是某公司近期收到的一份求职简历。头一句话就是“本人已婚已育非哺乳期,无二胎计划”。透过简历,能够感受到隐藏在语句下看似平淡叙述下的强烈诉求:我虽然是个妈妈,但我保证不会因为孩子就影响工作,希望你们给我一个机会。

她考虑到了用人单位的所有顾虑,已婚、已育、非哺乳期、无二胎计划,这样的小心翼翼只是因为不想被放弃。而其中的辛酸只有重返职场的妈妈们才能了解。
从“什么时候要孩子”到“还要二胎吗”
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一直存在,在一项关于性别歧视的调查中,86%的受访女性表示,求职时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性别歧视。而女性受歧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生育带来的麻烦。因此,生育几乎成了现代女性求职最大的门槛。 
当你已婚未育时,HR总会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就算你给出了“近几年不会要孩子的”的答案,用人单位对于这部分女性的聘用也总是会思前想后,于是这部分人就被HR列入了黑名单,成为企业招聘的“高危人群”。 然而好不容易熬过了那段不受企业待见的“黑色年龄段”,成为了已婚已育的“香饽饽”,全面二胎政策又出来了,已婚已育的双保险失效了。于是,面对已婚已育的求职者,HR们的盘问中必会提及“你会要二胎吗?”一旦得到肯定回答,企业很可能会找其他理由将你拒绝。
调查显示,因为二孩政策,75%的公司对招聘女性职工的顾虑增加;77%的受访者认为女性离开职场两三年后不太可能有好的职业机会。
在职已育一胎女性也人人自危
已经在公司工作7年的杨璐是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她和另外一个同事竞争下半年晋级的名额,但是因为二胎政策的放开,被领导约谈后得知她有生二胎的意向,所以晋级的事情就泡汤了。
 有些已经怀了二胎的职场女性还遭遇了降职降薪、被迫转岗的不公正待遇,甚至公司会提出各种苛刻。 
全面普及二胎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惠及更多的家庭,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女性就业的歧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比如把女职工生育保险划入强制性的范畴,无论用人单位是不是雇用女职工,都必须参加女职工生育保险。或者对积极聘用女员工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加大拨款扶植力度等激励措施,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保障女职工生育“二胎”的愿望实现。
其次,要加强对女职工权益的保障的执行力度。尽管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已明确要保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但由于执行力度不足,女性在就业甚至职位晋升方面仍会因为怀孕生子受到不公平待遇。国家唯有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并加以不折不扣地落实执行,对于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查处,方能减轻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
处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中的女性,一旦遭遇到来自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如降职降薪,无故辞退等,不要忍气吞声,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来源:心理职场学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