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自我修炼

多少次午夜梦回,你可曾想穿越回到过去?给初出茅庐、慢慢成长的自己提供些切切实实的建议,或多或少劝诫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往事不可追,但我们能够为更好的明天交点学费。都来事后诸葛亮一把——毕竟实践出真知,事后总结才犀利。为此,各大行业的佼佼者,跟我们分享他们从如烟往事中汲取的宝贵经验,他们有的后悔当年银行存款不够土豪,有的可惜未敢富贵险中求,当然,最恨的还是没能将这些道理告诉年轻时的自己。一、“发展机会”要三思记得我在刚毕业离校,在一家信贷公司工作了半年,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当时住在达拉斯市的我拿着可观的月薪,并在不久后得到了一个到纽约分公司工作的机会。单从文字描述,那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也附带一定的加薪。我当时兴奋得无以复加,根本没问清楚这个机会是否适合我的职业发展。到达纽约后,说好的8000美元的加薪几乎成了泡影,而按纽约的生活成本折算,我赚得还比以前少了。从文化层面上看,原来的工作环境可以接触到许多对我职业进展有帮助的经验老手,但我却反之选择了一个挤满年轻竞争对手的基层业务部门。我得到的教训是:每一个'发展机会'都应该认真评估,对照考虑自己的业技巧、价值观和个人机会成本。有时候,当机会来敲门,我们在冲出来应门前必须一窥对方真面目。” ——布莱恩·劳伦斯(Brian Lawrence),32岁,职业规划顾问。二、存钱要趁早
跟大多数职场青年一样,我一早听说了这条建议,但还是天真地认为自己还年轻,日子还长,于是对自己说,等我赚得更多或者还完卡债再开始慢慢存钱。悔不当初啊!我当时应该将每份月薪的10%到15%存银行。即使生活朴素,但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将钱放入银行,仍然是会月月光!就这样白白错失了一个在35岁成为土豪的机会!”——夏兹·皮茨- 凯瑟(Chaz Pitts-Kyser),35岁,《毕业后女性成功指南》作者。三、鞋合不合脚要知道在20多岁时,从事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只过了三个月就意识到工作不太合适,但当我得到一个离开旧金山湾区(Bay Area)到波士顿工作的好机会时,却考虑到颇繁跳槽会使影响个人简历,于是还是选择留在当时的工作岗位。”如果有机会提醒当时的自己,我会说:如果一份工作真不适合,像鞋子不合脚,就应该大胆改变,寻找合脚的鞋子。人生苦短,正是那些昙花一现的机缘巧合让生命如此精彩,也助人开辟新天地。——詹妮弗·希尔,38岁,Sixty Vocab公司共创人。三、第一印象是关键大学毕业后,我开了第一家公司,专注于婚庆业务。因为当时没有办公室,只好和客户在麦当劳碰面约谈,赴约时我就一副典型学生打扮,看起来绝对称不上专业。尽管我当时是城里最好的D.J之一,却一单生意都接不到,当时真的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我的导师建议我脱去大学生装扮,并在更为专业的场合接待客户。出人意料的是,我的事业开始起飞:在我卖掉那家公司前,我每年都有超过4000单的预约。目前为止,我已经成功开了九家公司,并对我的导师终身感恩。”                         ——科雷·克拉克(Clay Clark)33岁,Thrive15.com网站首席执行官。四、永不自我贬值我上的是州立大学,主修经济学,因为我的GPA(平均绩点)并不拔尖,金融巨头不会多看我的简历一眼。开始求职时,我认为那些GPA高的人找到好工作是因为比我聪明,不仅如此,我还说服自己,大学毕业能够不失业就应该满足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犯的一个大错。因为那时,我限制了自己能够追求的职业类型,我的工作量比别人多一倍,工资却只是他们的一半。”        ——王义(Yi Wang),30岁,金融顾问五,不要受人摆布 我所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之一,是让我的老板决定我的职业方向。我真的很喜欢我供职的那家公司,但那里只有两个中级职务向我招手。我没有选择跳槽寻找一个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而是说服自己做一条屈居小池的大鱼。几个月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此立刻换了一份工作。如果之前能够对自己坦诚相待,就能少点折腾,为自己省钱省时。        ——拉蒂莎·斯黛尔斯(LaTisha Styles, 31投资分析师上面是几位佼佼者从如烟往事中汲取的宝贵经验,送给慢慢成长的我们~~职场生存看似简单,但成功的专业人士都曾屡出奇招,而且招招都适用于混迹职场的老少中青。关注化环生职协,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职场信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