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法则] 和领导做朋友,其实没有那么难

坦白说,如果从我在这家企业算起,我迄今为止已经换了四任领导。

四年里换四个领导,如果用过去的朝代论来说,我也算是经历了四朝元老的老臣了,这期间我从一个根本不懂职场为何物的二货,逐渐晋升到算是可以带队的一个小头目,这几任领导都或多或少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今天我想说说其中一位,他虽然当我领导时间不算是最长的,但是他是让我学习和成长收获最多的,也算得上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就是之前大发雷霆的那位。

姓孙,我们当面叫他孙总,背后都叫他老孙。

[职场法则] 和领导做朋友,其实没有那么难

老孙是一个空降兵。

每个企业里都会有这样的空降兵,他们受命于为难,以齐天大圣的姿态降临,以拯救团队风驰电掣改造为己任,他们有显赫的身份背景,还要历经人力总监、总裁、董事长层层过堂之后,才能得以上任。上任之后除了面对团队里的老油条和刺儿头之外,还需要在不能大副调整人员的情况下,想办法融入团队,带领团队。

所以做空降兵不但考验一个领导的团队领导方法,也考验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老孙到任的第一件事儿是做民意调查,从副总到部门负责人分别谈话,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情况,确定杀鸡儆猴的目标,我当年因为副总对我怀恨在心,所以很自然地位列被“杀”的黑名单。

所以有了后来大发雷霆的那一幕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好在当年销售总监成了第一个忍不了委屈,受不了气,所以率先离职了。

我也就因祸得福从“该杀”变成了“待定”。

老孙上任的第二招是紧接在民意调查之后的,叫做收买人心。

咋收买啊?就是和高层为大家争取权益呗!结果就是每个人每个月有了八百大元的补助。作为一个领导,最大的本事不是干活,而是要画饼。

什么是画饼?就是企业里常说的,讲愿景!

跟着哥有肉吃!凭什么让你相信我呢?先给你点碎肉和骨头汤,你喝着觉得美了,那么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吃肉的日子还会远么?

当然,普通员工在乎的是钱,像副总那种可能在乎的是权,如何短时间内把这些人的主要诉求分清楚,并且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期许,这就是领导的本事。

当然,那个时候的我还都不知道这些门道,这些门道也是日后我做了领导回想起来,才恍然大悟的总结出来的。

老孙最后的一招叫做,招兵买马。

队伍想有变化,新人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新人加入对老人是一个绝对的冲击,也是一个鞭策。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开除员工是每个新领导都会做的,杀鸡儆猴,竖个权威,谁不幸成了炮灰,别怪领导,只怪自己太不注意,RP太低。

但是你别忘了,杀人是有限度的,领导的上面还有领导,大领导花高价把你请来,不是为了让你把员工都杀了来个大换血的!【当然,也不排除很多领导方法单一的领导会这样做】

大换血是一个最容易调整队伍状态的方式,但是绝对不是最好。

一个老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和忠诚度,很多时候远远大于他对企业的贡献,贸然杀掉太多老员工,不但涉及到太多赔付的问题,也会不得民心,还会在考核你的领导面前失分,觉得你只会换人,不会领导。

要记得,空降兵的前三个月可是述职的关键期。

所以扩充队伍,招募新兵,一来可以安插自己的老部下,二来可以给老人以动力,还可以潜移默化的进行新旧交替,一旦老员工真的抵触情绪很严重,才不至于出现空位没人补足。

至于如何争取权限,扩大编制,那是做领导的又一门学问,这个我至今也没学会。

总之呢,老孙的这三板斧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销售总监走了,我从死刑变成了待定,他招募了一个早年他的老部下来做销售总监的位置,又引入了三个新兵,扩充了人手,还做了授权管理,打散了原有的部门划分实行平层管理,除了销售以外所有的部门都归副总管,他直接带销售,听副总对他汇报。

老孙本来就是销售出身,十几年的销售经验和人脉造就了他看人稳准狠的内在,授权给副总既满足了副总的虚荣心,也让自己抽身,可以利用自己的强项做出成绩。

作为试用期最初的90天,安抚团队是没办法和董事长述职的,只有做出成绩才是根本!

就在老孙带着销售总监开始组建销售团队的同时,我这边也开始走上了紫薇格格对容嬷嬷的漫长受虐之路,各种状况因为之前提到,因此就不在一一细说了。

那时候的我还达不到现在这样,可以看懂这些事儿,只是觉得现在换了领导换了天下,自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容嬷嬷扎小针的对象,那么活下来,做好本分事儿是存活的必要和根本。

好在当初我负责的三个项目,有一个是我的长项而且旁人代替不了。

在其他两个项目被接收,分权的时候,自己还算是有这么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活口。

当然,我也曾暗黑地推测过,分权这一招可能都是老孙示意副总这么做的,毕竟一个团队里,任何一个员工成为所谓的“重头戏”这都是管理的缺失和警示,万一这个人离职,所造成的损失必然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如果换位思考,换做我的老孙的话,也肯定是要先把重要的事情接管过来,如果发现有无法接管的,那直接可以把这个部门的项目推出去,退回集团或者和其他组合并。

总之呢,当时还是小屌丝的我在忍耐住强大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存活了下来。

积极调整了心态,把项目交接做好,尽量避免在工作期间释放抵触情绪。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什么朋友的新人来说,实属不易。

后来事情出现转机是在其中一个我已经交接完毕的项目发生的常识性错误,因为对接人的不专业导致了印刷品的全部作废无法使用,我也因此获得了以后所有物料需参与意见的权利。

之后另外一个项目因为我参与的过程太多,专业人员也一直招不上来,所以老孙就希望直接接管,和他开会的次数多了,我以往的经验和专业也就显露出来了。

所以退一步说,领导留下一个人,除了他的态度很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他到底有没有价值。

没有能力,只是混吃喝的人,想要留下真的需要极高的情商和人脉。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我自己负责自己本来的项目,和老孙一起负责这个项目,直到完结。

期间交接的那个项目所有和设计相关的东西最后我都会过一遍,给个意见。

这期间我自己的团队也扩大了,招募了一名副手、一个助理,当然,这也不排除是老孙在我身边安排的准备随时取代我的人。

一向都是单打独斗的我忽然有了俩小弟,这感觉有点不太一样。

因为我一向都不太会带人,也不知道怎么做一个领导。

我总觉得,大家都是来干活的,不用分什么上下级,大家其实就是和在一起把活干好!

但是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给你配备下属,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更多!

这不是说原本一个人的活现在两个人做,每个人都轻松一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领导又不傻,那是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加人给我,是为了让我把更多的精力拿出来去开拓新的项目,这势必会涉及到如何给下属分配工作量的问题,坦白说,我因为没经验而且把事情看的过分简单,以至于这件事我处理的极其失败。

【关于我和下属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单独细说吧!】

一旦有摩擦势必就容易产生隔阂,负责的范围不一样,个人的发展意愿不一样肯定会造成目的和结果的不同。

我是那种希望可以做事,希望可以多接触新领域的人,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像我这样想,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沟通问题,如何抓住对方的关注点,而不是你自己的关注点,这成了我至今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工作派发不下去,我又是一个很念旧情优柔寡断的人,所以不喜欢用开除来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工作分配没有进展,上下级关系紧张。

最后我实在没办法只得向老孙求教。

我们的开始成为朋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记得老孙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问我:你对于新项目的开发很有兴趣,所以你需要把原本负责的项目的重头交给副手,对于你来说有新的东西你很兴奋,但是对于副手来说,你觉得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顿了一下说:意味着工作量要增加。

他说,对啊,不涨工资,工作量还要增加,所以他有反弹情绪是正常反应,你要让他多干活,就必须给他一个多干活的理由,比如你敢说如果他干得好,你可以把你现在的位置给他坐么?

我想了一下没说话,其实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他做我的位置?那我干嘛?

老孙走到窗边的茶几拿,笑笑对我说,来来来别急,先喝点茶,我这人什么都不好,就爱好喝茶,刚好有朋友新带来上好的碧螺春,我泡一壶你尝尝?

后来隔三差五老孙下午空闲了就会叫我过去喝茶,每次边喝边听他侃大山,讲过去的丰功伟绩,讲自己在各地发现的好吃的馆子,好玩的地方。

我这人很笨,也不懂茶,心眼儿小,爱较真儿,一旦受挫就很容易上火加自我否定,但是好在我有一点长处就是爱学习。

我活到三十多岁,从来没做过领导,连最小的三人小组都没带过,我以为大家用心办事目标一致就好,我之前的几任领导,我在做他们下属的时候也没觉得当领导有多了不起,但是在老孙这,我觉得我很佩服他,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领导魅力吧?

没做过领导,那么就学着怎么做领导。

我身边没有可借鉴的对象,那我就从模仿老孙开始。

在老孙没带我之前,我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人,喜好安静,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虽然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甲乙方的那种公事公办,我不太会和下级聊天,不太会和配合部门的人相处,也不太知道怎么去和其他平级部门的人交流。

不会,没关系,好好学呗,从头开始学。

我的变化基本是潜移默化,而且是发自肺腑的。

我觉得老孙就是一个好领导,我希望成为他这样具有领导魅力的人,那我就完全拷贝他。

最先拷贝的是爱好,老孙爱喝茶,我也开始喝茶,虽然说即便到了现在我也说不出啥喝茶的门道,但是我们家现在茶叶算是极其丰富了。

老孙爱养生,我就买了本黄帝内经,开始看一些所谓专家出的养生的书。

渐渐的,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有了共同的话题了,我也知道什么是红茶,什么是绿茶,金骏眉和大红袍的区别,什么季节要喝什么茶,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泡法和程序,生病的时候喝哪些茶等等。

偶尔聊起什么经络、穴位,我也可以插嘴说上那么一两句,腰疼、失眠用什么方法会比较立刻见效。

其实什么叫做朋友?我觉得朋友就是“有的聊”。

没有共同话题,或者压根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是很难聊的。

我从爱好到生活习惯,包括他对禅宗的一些热爱,包括打坐,我基本上都吸收了个遍,除此之外他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我都细细观察,他是如何对待同事的,如何开会的,如何对待下属的,对待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是什么?人多的时候他会说什么话题?人少的时候他会提什么?

随着新项目的拓展,我们开始跑市场,见客户,和一些合作商吃饭、喝酒、提案、开会,很多时候我都不太讲话,就一直看他在酒桌上,在客户面前,在会议里,在提报的过程里是如何表现的。

人想改变自己很难,但是你想学习和总结很容易。

随着和老孙越来越熟,也随着我对他的模仿和了解越来越深,我们俩会越来越像。

当然这种像也只是表面上的而已。

没有人可以完全放弃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是至少从表面上看,我已经不再是早年那个不会聊天、没话题、性格内向的小川了。

这个过程历经了两三个月,中间我一度觉得自己很挫败,因为你每天都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加上我又是那种挫败感很强很容易自我否定的人,我每次都在提报的时候、或者说某个事情的时候,一旦不到位或者没成功的时候,我都会自然去想,如果是老孙他说,他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这种比对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直到某天我忽然想开了,决定放弃模仿,因为我找到了原来的起点,我模仿老孙不是为了变成他,而是为了要成为一个领导,可能我一辈子都无法做到像他一样,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比起过去的我,我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我有我的擅长,也一定会有我的魅力,而且这一定是不同于他的,并且只属于我的。

新项目的拓展并不理想,市场的反响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集团给的任务压力却每个季度都在增加,人员开始流动,人心开始有些浮动,因为计划指标没完成,我们的季度奖金被取消了,我记得公布这个消息那天,其实大家早就从行政人事部那听说了,只是所有人都在等着老孙来宣布。

我记得那天老孙说请大家吃饭,还没开始动筷子,他先倒了三杯酒,之后说:各位兄弟,今天我有个事儿要说,集团给我们每个季度都在加码,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拼了命的去完成,但是结果还是不能达标!这三杯酒是我老孙向大家的赔罪,对不起各位兄弟,这个季度的奖金大家拿不到了,我自罚三杯!

我这辈子接触的领导不多,但是敢于承担责任的领导,老孙算一个。

那天酒量一向很好的老孙吃到一半就中途离席,吐得稀里哗啦,我们都知道他是心里堵得慌。

没有季度奖金,团队无一人离职,但是集团开始抽调人手,一时间好不容易稳定的情绪又开始躁动。原本一向都关系不错的女副总,这时候忽然翻脸,不但以极大的抵触情绪不工作,而且还四处散播公司快要倒台的流言。

原本的行政负责人被调回集团,副总也在积极拖人找门路调回集团,我这时候也接到了集团负责人的询问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坚固的团队,就犹如开春的冰河,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一触即发、土崩瓦解。

我在喝茶的时候和老孙提起集团负责人问我意见的事儿,他明显很紧张,之后找我谈了三次,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和我说,看得出我是想干点实事儿的人,他也会给我平台和机会,跟着他我会学到很多。

那时候的我想法很单纯,我觉得我很尊敬老孙,甚至有点崇拜他,所以肯定会跟着他干。

后来我直接和集团负责人表明了态度,我说孙总很不容易,我还想跟着他干一段,我可能太年轻,思想不成熟,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在属公司好好磨练一下。

就这样,我拒绝了集团也想调我回去的好意,第二季度依旧没有季度奖金,副总终于找到了契机调回了总部。老孙很受打击,但是依旧强颜欢笑。

老孙没能熬到第三季度,就决定率先辞职了。

大家都说他是承担不了集团给的压力,我觉得或许他是承受不了这些手下人的心情压力吧!

那种成为众矢之的,成为目光焦点,成为所有人希望的滋味一定特别不好受。

他开会和我们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看得出他有一种解脱。

当天下班他请我们全员去KTV唱歌,自己率先开场唱了好几首花儿乐队欢快的歌曲,最终却还是在中场没忍住流下泪来。

临散场的时候他在我耳边说,你放心,等我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回头挖你过去!我冲他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年的国庆过后,集团高管开始了对公司员工的收编和安置工作,所有收编回集团的人员都被降级降薪,我也从原来的部门经理变成了主管,薪水少了一千块。

我当时去追问的时候,人力资源总监语重心长的和我说,那时候调你回来,你非要坚持留下,你那个时候回来,我们一定是按照上限给你调整工资,你现在是公司解散,我们收编,所以肯定是按照下限给你做对接。

全员十三人人,在收编后的一周里,辞职了十人。

一年半以后,目前只有我还留在这里,并且刚刚晋升为新部门的负责人。

我后来没有联系过老孙,哪怕是最苦最难熬的日子都没有打过他的电话,我的两个下属集体辞职的时候,我也想过辞职放弃,但最后依旧是咬牙挺了过来。

有老同事曾经劝我说,你要是挺不住了,就给老孙打电话,让他帮你安排。

我总是笑说:那么珍贵的机会,不到万不得已,我哪能随便用啊!

自古商人重利轻离别,我不敢说老孙对我有多器重,但是我总觉得,他已经教给我太多东西了,他不会一辈子都教我,我自己的路还要靠自己才能走下去。

哪怕真的有一天我要求助他,那也是我已经做好了全部的修行,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而不是一身落败,如丧家犬一样求他收留。

要记得,你让别人帮你,一定要先看看自己身上到底有多少价值,而不是一味扮苦情求怜悯。

文/小川叔

BAIDU_CLB_fillSlot("997996");

标签:社交管理  人脉管理   var cpro_id = "u1762562";

相关内容推荐:

  • 2015-12-16 21:0:28中国商界的圈子文化:揭秘中国四大最顶级圈子
  • 2015-12-13 20:17:5情商在职场上到底有多重要?
  • 2015-12-8 21:30:3年底,员工对老板说的一句最傻的话是?
  • 2015-12-6 22:15:35职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上司的信任!
  • 2015-12-5 22:25:57为何职场里的好人,都成为了默默无闻的失败者?

BAIDU_CLB_fillSlot("1006047");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昵称必填

邮箱选填

网址选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同时欢迎分享本文!

objActive="txaArticle";ExportUbbFrame(); LoadRememberInfo();

(function(){document.write(unescape('%3Cdiv id="bdcsFrameBox"%3E%3C/div%3E'));var bdc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bdcs.type = "text/javascript";bdcs.async = true;bdcs.src = "http://znsv.baidu.com/customer_search/api/rs?sid=7716523458624774032" + "&plate_url=" + encodeURIComponent(window.location.href) + "&t="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bdcs, s);})();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