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 —— 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 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特征分析 马丁 · 施雷廷格的图书馆学思想与贡献 Folksonomy 模式中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动态演化研究 非正式交流回归语境下科技评价的融合路径取向 图书馆联盟电子书 PDA 模式及关键问题分析 论公共信息服务的法治化 基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调研及思考 1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 作者:于良芝,李亚设,权昕. Abstract 本文以我国图书馆界对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追求为背景,旨在考察现有乡镇图书馆建设所依据的“乡镇图书馆”意义(meaning)及其对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影响
该研究按照话语分析的思路,审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10份涉及乡镇图书馆服务的政策文本和四个县级行政区划中12个乡镇的图书馆服务
研究显示,我国涉及乡镇图书馆服务的政策可以分为三类:基层公共文化政策、乡镇综合文化站政策和图书馆事业政策
它们包含的乡镇图书馆相关陈述隶属于两大话语体系: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和世界公共图书馆话语
前者将乡镇图书馆等同于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并将其排除在公共图书馆范畴之外;后者将乡镇图书馆界定为公共图书馆的基层服务网点,将其视为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
本研究分析的三类政策中,基层公共文化政策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政策同属于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图书馆事业政策则杂糅了世界公共图书馆话语和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的陈述,表现了它试图调和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努力
本研究调研的12个乡镇(包括5个已经开展总分馆体系建设的乡镇)都是按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建构的乡镇图书馆意义(即“乡镇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SymbolyB@公共图书馆”)在打造乡镇图书馆服务
本研究认为,这种意义及其实践无法产生专业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瓶颈
2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 作者:余厚强,Bradley M.Hemminger,肖婷婷,邱均平 Abstract 通过对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中文环境下替代计量指标的特征和规律
研究发现: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覆盖率不足1%,但由于追踪时间和追踪对象的局限,该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新浪微博关注和讨论较多的论文来自“综合”“生物化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保健科学”“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期刊分布满足对数曲线规律,除著名的综合性期刊如Nature等,预印本平台arXiv和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等也获得了较多关注,生物学和医学的“明星期刊”最多;新浪微博主要关注最新论文,正式出版180天内受到关注的论文比例高达68.66%,同时也会关注经典论文;新浪微博发布者倾向宣传、推介和评论贴近生活、趣味性强、实用性高、涉及生命健康的学术论文,传递出引文无法体现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呈现出显著的离散和集中分布特点,5.1%的学术论文获得了50%的新浪微博关注
此外,受新浪微博关注的论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关注度
3 马丁·施雷廷格的图书馆学思想与贡献 作者:徐跃权,徐兆英,刘春丽. Abstract 马丁·施雷廷格在世界图书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1808—1829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程》和183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概览》中
他首创“图书馆学”一词并定义了其概念;构建起以图书馆、图书馆学、图书馆设施的目的、图书馆学的最高原则、图书馆应该满足的文献需求的种类、保障满意程度的一般措施六个基本概念为核心的理论纲领,统领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他摒弃了当时图书馆图书排架及分类目录必须反映自然秩序的主流做法,提出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满足人们所有的文献需求,并为此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主题目录;他还正式倡导建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专门学校
施雷廷格是现代图书馆学的开创者,其人文主义特征的学术思想对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4 Folksonomy模式中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动态演化研究 作者:滕广青 Abstract 具有高度感知易用性的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却呈现离散纷杂的外在表象
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群落及其结构关系的研究,对于洞悉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交叉、融合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复杂网络分析中的层次派系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标签共同标注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
从标签间关联关系出发,对特定领域知识网络中紧密型知识群落的发展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跟踪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标签数量在领域成熟期趋于饱和,但标签间的连线数量却持续增长,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规模逐渐扩大;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数量总体递增的同时也存在波动,这种波动与知识群落自身的扩张、衰减、派生、融合的演化过程有关;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紧密型知识群落之间的交叠密度呈上升趋势,并基于交叠关系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知识群落,成为领域知识网络的部分骨架结构,进而能够展示出多个主要发展方向
对领域知识群落演化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把握领域知识演进的发展脉络,并揭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5 非正式交流回归语境下科技评价的融合路径取向 作者:韩毅 Abstract 自期刊和图书主导正式科学交流过程以来,以此为主要对象的科技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学交流功能的异化
数字化网络化语境强化了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促使以电子邮件、网络学术社区、个人存档、电子印本文库为主要形式的非正式交流强劲回归,科研数据来源不再局限于正式出版物,科研产出形式更具多样性
因而,科技评价不仅需要根据正式出版物评价其学术影响力,也需要从非正式交流视角评价其社会影响力
Altmetrics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范式与工具
研究表明:Altmetrics的计量结果与传统以引文为基础的科技评价是相互补充关系,两者融合进行综合评价是必由之路,这需要从理论拓展、工具开发及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展开融合路径研究
6 图书馆联盟电子书PDA模式及关键问题分析 作者:胡振宁 Abstract 电子书因其灵活性特点,更易实现PDA的流程和管理
因此,电子书PDA备受国外图书馆联盟的关注,并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中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国外图书馆联盟PDA的发展和研究情况,比较电子书PDA四种模式的不同特点
在分析Orbis Cascade联盟PDA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对联盟PDA的模式选择、副本管理、经费分配及使用、资源所有权、资源管理及发现五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建议国内图书馆联盟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开展外文电子书PDA试点,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五个关键问题,进而推动PDA的广泛应用,最终构建我国图书馆联盟的PDA模式
7 论公共信息服务的法治化 作者:周毅 Abstract 公共信息服务的法治化是一个从法治理念到法律制度,再到法律实现的过程
本文从法治理念、法律制度依据、法律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公共信息服务法治化存在的问题,讨论法治理念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实现机制完善的具体内涵和基本途径
公共信息服务法治化的理念包括公共信息服务的立法理念、执法理念、守法理念;公共信息服务的法律制度建设是指从法律制度上框定公共信息服务的目标定位、边缘和范围,明确管理与服务的体制和机制,确立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行为序列中的位置和政府的公共信息服务职责;公共信息服务法治化的实现机制主要由公众参与机制、合法审查机制、服务问责机制构成
8 基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张长海 Abstract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状况的基本数据
通过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影响显著,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
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更能促进创造力,信息素养通过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更能够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通过系统化能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融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调研结果及相关理论研究,本文提出融合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整合模式,即ILiCTiC模式,并提出实现该模式的系统方案,以期为推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9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调研及思考 作者:霍瑞娟 Abstract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各地图书馆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调研和论证,有些图书馆已进入实施阶段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全国各省、市、县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全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及运行存在以下障碍:改革缺乏立法层面的依据;政府与图书馆权责不清;理事会定位及作用存疑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尽快推动《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并重视后续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确定理事会的决策地位,明确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的权责关系;构建专业委员会,完善决策支撑体系;推进管理运行公开化,构建社会评价监督机制
中国图书馆学会应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