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帖】临书札记(一) ■王学岭 中国书协理事王学岭先生撰写的《临书札记》,行文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理法并重,并着重阐述了主动性、创造性临摹的重要性
从本期开始连载,以飨读者
——编 者 临书札记(一) ■ 王学岭 王羲之《兰亭序》 一亭曲水,无非新意
此帖以谜始而以谜兴“所遇暂得”,偶纵而即逝寤寐奔走,奈何于若合落水龛阁,恍然之清凉
看秋华驰骋、冬霜寂寞,并一夕冰纹解砚,热暖中来,将何以作新意?约即:适我无非新,高下动静、伸张曲洄,“其致一也”
兰亭书成之时,外不稳而内不遇,思逢君而节正好,左右之情忽作一契,红鸭夜树不去数,换盏交心未知时,任绿水长行
惟自知此纵与不忍纵之隐痛故全帖气流如亢之精,转笔若潜之曲
尽临以兴发春好之态,虽得趣而不近兰野,少其劲洁,只写作郁勃老辣之势,虽有神而难至芳亭,少其蕴藉
以欧褚留心之笔墨而难掩冯氏向光之描摹,但属此理
酒到三分易致其“圆、一”状,未酣畅则促迫不达,已酩酊则癫狂不合,得遇之间,相逢淡如春溪而叙论温沁和中,是也
并“所遇暂得”四字,结构不同,呼应有加,婉曲若舞之倒影,更为鳞波拂动
字之形体与队之神态,皆堪揣摩
又“其致一也”,简而不简,乐而不乐亦未哀忧,紧而未紧亦不松懈
虽至文末,不作疏放笔,终是其貌不减
较之篇首癸丑暮春何逊其端严?书之文,古今事也,书之形,增减事也,书之理,通明事也,书之意,含蓄事也
欲临书,宜先晓此一而读帖再三其中以临到形似最易主观,失原帖风貌,而又不可不似要则先解意,后附形若先求形真,多自束手脚困惑难开并不可每求意合而忘形,则帖我两失矣或曰,天姿超颖者法理不拘吾辈学书,此想最是不宜骄矜之中,新旧之时,反复自问,方似兰香一点
看得一叶之酒醉千江,不知其远近何由何往而但记作浮絮入怀,是此间境界
相关链接: 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四库本: 《兰亭集刻》:兰亭117刻,装褫作10册,乃宋理宗内府所藏
每版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后归贾平章至国朝有江南,80余年之间,凡又易数主矣往在钱唐谢氏处见之,陆国瑞携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阅,并录其目真传世之宝也
二、林志均《帖考》北大出版社本: 《三希堂法帖》中:褚遂良临
行书28行,印4永和九年暮春月诗,行书10行,印4范仲淹题,楷2行王尧臣观,楷1行米芾记,行书1行,印1刘泾巨济曾观,行书1行,印4张泽之书2段,行书6行,印1御题,行书2行,印1存,在故宫 《三希堂》此帖无标题
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题为《褚摹王羲之兰亭帖》,下小字注“苏太简题签”,在隔水绫边
帖后“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八韵题句,及范仲淹、王尧臣、米芾、刘泾、张雨诸跋,皆与《三希堂》所刻同
又龚开、王申、朱葵、罗应龙、杨载、白珽、仇几、舒穆、张翥、吴霖、程嗣翁、陈敬宗、发僧上振诸题记,《三希堂》皆不载
《三希堂》所刻印章,不及原有之半此刻首行“会”字,及他本损缺之字,皆不损
《汇考》卷五载褚《兰亭》墨迹凡五种:其一,褚摹《禊帖兰亭》轴,后有“有若象夫子,尚兴阙里门”四韵题句,及观题各跋;有“右苏易简跋唐人所摹王羲之书《兰亭序》,臣米友仁鉴定真迹恭跋”一则
其二,即《三希堂》所刻其三,王文惠公藏褚登善临《兰亭帖》
其四,唐摹《禊序》墨迹(神龙本),即丰考功手摹,使章正甫刻,石于乌镇王氏,今在天一阁者
其五,褚临右军《曲水序》,后只有王世贞一跋云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历之宝,及宣、政、绍兴诸小玺
宋景濂小楷题跋,吾乡张东海先生观于曹泾杨氏之衍泽楼,盖云间世家所藏也
余明善云:“褚摹《兰亭》,商务印书馆有影印黄绢本,为梁茝林所藏,不知是内府本否
”《汇考》卷五引明胡若思《兰亭诸本考》:“刘无言本,首行亦有‘会’字,笔势稍活动,当是重刻褚本
褚本在宋时初藏苏氏,米元章以名画易得之,极宝爱后嘉熙庚子,西秦张清叔摹勒上石,不知何时又重刻也”《大观录》卷一:“白麻纸本
(中略)第细玩行笔颇窘涩,波拂间不能舒展圆劲,一似束于绳墨者
(后略)” 冯承素摹《兰亭序》:行书28行,印6许将观,行书2行王安礼、黄庆基同阅,楷3行朱光裔、李之仪观,行书2行李纒、王景通同观,行书1行王景修题,行书3行仇伯玉等观,行书2行,印1赵孟頫行书4行,印2邓文原观,行书1行存,在故宫“曾”字及他本损缺字,此皆损
《佩文斋书画谱》卷二十六《冯承素传》引《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冯承素,将仕郎,直弘文馆
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摹写(后略)”不云其临《兰亭》也又引黄溍《文献公集》云:“唐冯承素所临《兰亭》,萧散朴拙
”今《三希堂》所刻冯临《兰亭》,绝非朴拙一路,谓之萧散亦不是
疑黄文献未见此迹耶?按承素此迹,以较欧、褚,于褚为近后段胜于前段参看第26册陆继善《双钩兰亭》考乾隆刻《兰亭八柱帖》,其第3卷为冯承素临本此墨迹前数年在故宫戏台南屋发见,后曾陈列钟粹宫余入观,别有记
张丑《真迹日录》载《唐临禊叙真迹跋》云:“唐太宗诏供奉官四人临摹《禊帖》,赵模、诸葛贞得其笔意,汤普彻得其形似,而冯承素于形意二者兼有之
此卷精神飞动,下于右军真迹一等,信希世之珍也宋濂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七冯承素,只录其临本《乐毅论》
后有张彦远记云:“彦远家有冯承素《兰亭》,元和十三年诏取书画,遂进入内
”今有承素《乐毅论》在,并有太宗手批其后 《兰亭序并跋》:行书叙文28行,13跋,共60行,印25存,在故宫
《三希堂》所刻《十三跋》,其末一跋:“万金难购《兰亭》帖,定武刻本妙逼真
区区摹拟何足数,独称贞观四名臣惟善重题
”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十三跋本(题曰《定武兰亭赵子昂十三跋》
独孤本下小注曰:五字已损),无此一跋
《快雪堂》刻赵临《兰亭》十三跋,与《三希》刻书法不同,《快雪》刻末“文”字下有“同日临此”四小字
十三跋与《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载合
惟“余北行三十二日”云云,及“《兰亭》与《丙舍帖》绝相似”此二跋,《快雪》刻在前,《汇考》在后,《三希》刻此二跋亦在后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 王学岭临书脞语(一) 临帖乃为学书必修
古今碑帖,茫茫琼瑶,左右琳琅欲从玑璇而难舍嵩岳,一叶不得亦空山索然,无以载之襟怀何处入手,是为功课之要 所遇暂得新酒亭,其致一也众人萍了然千古为方寸,即作书文有浩溟
王学岭 行书临王羲之《兰亭序》有感中堂 应该说,在中国寿山石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在投资、收藏和鉴赏的过程中收藏者体味到返璞归真、悠然愉悦情却,而实际上,寿山石本身所其带来的人生启发和领悟更是不可言喻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收藏者陶醉其中的缘故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传承经典,弘扬国粹! 袁永安书法篆刻艺术馆 招生火热进行中 ! 收 费 标 准 (2016年8月) 【 成人班 】 1、【短期硬笔班】 24 00元 1 6 次课 2小时/次 2、【一年制硬笔班】 4800元 48 次 2小时/次 3、【一年制毛笔、篆刻班】(篆刻可选) 8000元/年 48 次课 2小时/次 10000元/年 48 次课 3小时/次 14400元/年 48 次课 5小时/次 4、【短期提高、冲刺、展前、毛笔书法篆刻班】(篆刻可选) 15 00元 5天 课 5小时/天 (招满10人开班) 【高考班】 264 00元/期, 六 个月 ,每月44 00 元,整天上课,每月 22 天, 针对备考书法本科专业安排课程 ,食 宿费用等自理
【少儿班】 【招收7岁以上学员】 1、【少儿短期硬笔班】 24 00元 1 6 次课 2小时/次 2.【少儿一年制硬笔班】 48 00元/年 48次课 2小时/次 3.【少儿一年制毛笔、篆刻班】 (篆刻可选) 6800元/年 48次课 2小时/次 9600元/年 48次课 3小时/次 14000元/年 48次课 5小时/次 4.【少儿一年制硬笔、毛笔、篆刻综合班】 7 800 元/年 48次课 2小时/次 5、【少儿VIP班】 (名额有限) 一次性缴费30 000元,可享受在小学义务教育期间(六年级毕业前),根据我 馆 公布上课时间随时上 课
(课程有效期至小学毕业考试前) 【 导师简介 】 袁永安, 艺术馆总监 , 雨荷堂工作室主人, 1972 年 8 月生,湖北新洲人
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湖北艺术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榜书委员会、组联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中流印社理事,武汉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草书委员会主任 ,武汉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汉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武汉市新洲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入选湖北省 100 名优秀书家培养工程
出版有《十方书道袁永安精英特刊》,合集并展出有《东湖墨韵 — 湖北省直青年书家十人展作品集》,《汉上书风 — 武汉青年十家书法篆刻学术展作品集》等
现为职业书法篆刻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