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联网让我们拥有了“移动图书馆”

在湖北文理学院,学生不用亲自到图书馆就能享受自己专属的“移动图书馆”


2014年,湖北文理学院引入了移动图书馆网络平台,在馆内实现网络全覆盖,增设电子书借阅机,确立了图书馆与互联网虚拟图书馆互联互通,依托海量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提供资源搜索与获取、借阅管理和信息服务定制等一站式自助服务


截至去年底,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82万余册,电子图书约633万册,引入了包括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北大法意数据库等众多数据库平台


即时更新、便捷检索、海量信息的特点使得这些数据库资源成为图书馆实体馆藏的最有效补充


在图书馆借阅大厅,通过电子书借阅机触摸屏,就可以随意浏览近3000种独家授权的正版中文电子图书


前来办理书籍借阅的雷新宇同学说,他经常下载图书,目前还订阅了六份电子期刊,这些刊物针对移动应用做过优化,非常适合手机阅读


姜国财同学表示:“移动图书馆资源丰富,应用能力强大,使自己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


拥有了海量的图书资源,但如何使这些图书被学生检索到,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呢? 学院图书馆依靠图书管理集成系统和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对全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全部馆藏文献通过网上书目检索系统可以实现索取号、在馆状态、复本数、馆藏地点等内容的自由查询


个性化自助服务、一站式检索、海量中文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资源,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应对


通过开设“我的图书馆”,完成注册后,输入关键词或者图书名,书籍的基本信息立即显现,按照提示操作,在这种自助性的借阅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直接在网上向图书馆推荐购买图书


在校园网主页“学生事务平台”上,还有一个专门链接学校图书馆留言口,借助互动帮助,也可以完成图书借阅和归还等工作


学院图书馆负责人张四新坦言,在信息数字化、阅读碎片化的今天,智能性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日益广泛化,图书馆因势利导,应势而为,与快速新媒体融合,让图书馆既有纸质图书的“历久弥香”,又有电子阅览的“新鲜体验”,实现了虚拟图书馆与现实图书馆的功能互补,让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从书架上、办公桌前、围墙里“移动”了起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