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课堂 |农民培训图书:“互联网 +”时代创新ABC

微课堂 25/12 农民培训图书:“互联网 +”时代创新ABC 褚怡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互联网 +” 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培训类图书也面临着如何改革与创新的问题


农业科技类出版社作为专业出版社,每年都在为农民培训类图书寻找新的选题和更好的销售渠道


与大中专教材类似,农民培训类图书也是教材的一种,同样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大家对两者的重视程度不同


无论是几年前建设完成的农家书屋工程,还是国家一直提倡的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都是希望有更多的农民掌握技术知识,多读书,多学习


对于如何做好农民培训图书的编辑策划,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A 规范教材 ★ 教材的规范性十分重要,农民培训书的选题太多,各出版社按照有关大纲,每年出版很多类似的图书


大家可以上网搜索,只要输入“农民素质”几个字,就会出现几十种,有的农民培训书甚至可以搜索到上百种


出版社都纷纷出版相同的图书,选题严重重复,有些内容质量不合格,直接影响教学,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是误人子弟


互联网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基于这些原则,出版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查询选题的重复率,尽量减少重复选题的出现


编辑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查找到相关专业的权威作者

互联网既为出版社找到优秀作者提供了平台,也为策划出优秀图书提供保证


B 提高质量 ★ 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都有统一的目录大纲,各出版社可以参照大纲进行选题策划


有关部门可以在相关的网站进行公示,出版社竞标,由相关部门来审核


这样才可以提高农民培训类图书的内容、印刷、用纸、装订质量

相关部门应该像教材出版一样,对农业培训类图书有明确的要求,对不合格的图书坚决查处


C 注重知识 ★ 农民之所以背井离乡,在外边辛苦地打工挣钱,主要是为了提高收入


如果农民培训类图书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优势,通过相关部门的组织学习,引导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就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例如褚橘的种植者褚时健,他在出狱后选择了承包果园种橘子,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那里的农民收入远远超出了外出打工,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农民愿意回乡务农


D 形式多样 ★ 在互联网时代,简单的纸质图书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才可以吸引并调动农民学习和读书的兴趣


大中专教材已经可以实现通过扫描每个章节末端的二维码,让学生随时阅读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内容


农民培训教材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课件可以下载到手机上,让农民随时阅读,遇到问题也方便随时查找


在实现教育公平上, MOOC使学生有机会坐在电脑前,和美国名校的学生同堂听讲


农民培训教育是否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让农民们有选择地进行培训学习?这样,对于不合格的教材和教学水平差、点击率低的教师,自然就会被淘汰,迫使出版社在追求出版图书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作者的选择和内容的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这也造成人们对学习知识的耐心不足,一切从简,所以,让教材“看起来简洁、说起来简单、用起来简化”也非常重要


E 价格统一 ★ 现在,许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农民培训类教材,大家在打价格战,这样的恶性竞争使得各出版社即使销售出去了图书,获得的也是微利


大家只有遵循统一的价格标准,才可以优胜劣汰,把真正高质量的教材送到农民的手中


作者说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科技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应该从以前的低头伏案工作,转变为抬起头在网上查找,同时去思考今后如何策划出农民需要、市场认可的选题


这样才可以满足现代农民培训的需求,出版更多的优秀图书
文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