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读)du it】人生多需读好书

人生多需读好书 读书,是人生中最快速度打开自我的另一扇窗口,是你与世界最大程度的交流


可是,所读的书中不是每一本书都好的,都能益人清心和励志的
读不上好书,不去读好书,都不是好事,算不上读书
读一本好书,是一件开心、幸运的事情

就像茫茫人海中,逢见一个倾心的人、心仪已久的人;世俗的纷扰间,遇到一份令你赏心悦目的清心之事;在对的地方、与遇对的人共同营造出一份极致的情;甚至像在苟且偷安之际,终于吃上了一餐可心如意的美肴;百无聊赖时,听到了一首让你三个月都不想吃肉的歌曲


一本好书,在你认真做人的时候,会告诉你做人的道理

书带着历史的清醒记忆,以威慑、杀伐、重压、警示和敬畏,让人具备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很多人在活着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守着公家的钱没敢生出贪念,遇到年轻女人的投怀送抱没敢惹成是非,看见世上纷纷繁繁的炎凉,看到坏人一生得逞四处风光,仍未放弃人生的追求,仍坚定自己自我的信念,其实,就依赖了书,借助了文字的力量


读了一辈子书,写了一辈子字

其实,我觉得读书就像是蚕吃桑叶,光吃不吐也不行呀,吃了就逼着你就去写作、去想、去思索更大、更广阔的问题


一行一行,一字一句,把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的体验都真实地写出来、留下来,就是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吐丝,是读书行对人的校正,是人间真理对人生收获实现预期的最大正果


人是一种需要文化来获得正果的动物,也是一件能够通过静心、养灵、怡情来陶冶人性的教育果实


一生之中能养出一颗悲悯众生的好心,对一生的幸福成就而言,可是一件比什么都要重要的大事件


这也是我想写这一篇文章告诉朋友们的初衷
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分辨书的好坏来

这就像一个吃多了不同饭菜的人,吃到最后,最想吃到嘴里的,往往会是既有营养、不油腻滑肠,又色香淡雅、适宜入味的饭菜


好的书,自然有营养,有价值,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能让你看到更远的世界、更大的天空,更高更美的自己


而不好的书,就像一种或陈旧、或新造、或隐形、或显露的包装绚丽的毒药;它们只会让你庸俗世故、迷茫颠狂、固执贪婪和醉生梦死,仅仅顾及一口之香,一腹之饱,甚至是一已之利,一人之好而罔顾天下,蓄意伤及他人


大凡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关注去当地的图书馆

从小县城到省府城市再都首都北京,都一样,居住的地方、交通方便的场所,离新华书店和图书馆有多远


进入图书馆,存放的书是一层层山峦、是一片片海洋,是草原般的草场


找书、读书到最后,就会发现,真正的好书只是书海中的一小部分,值得一读或珍藏的好书,能有存书总量的一成就不错了


好书之中,又能被读者看到和被时代认可的好书,更是稀中之稀,大音若希了


前不久,我曾用了一个月时间,读完了北京理工大学老授黎明先生所著的《问天命:道德的沦陷》一书,这本书就属于这种能被当代人看到、却不被时代认可,读者少之又少的好书了


相反,倒是市场上大量的设计精美的垃圾书,充斥着当代人的阅读视野,浪费和吞噬着人们有限的时间和短暂的生命


业余时,我喜欢去溜旧书摊、逛旧书店,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喜爱
时不时,还能随手淘上几本令人可意的旧书

尤其是近二十年间,坐在旧书堆中,常常会看到成摞成摞的书无人问津,书被捆成一团,从未打开过


这些一堆一堆面相老旧的新书,弃儿一般,被收破烂的老板随意地撂在一旁,无人问津


问及时,老板用脚尖轻一下重一下踢着书捆说,这都是按废纸价格收购的,一公斤 6 角钱


本想多挣几个钱,一打听,心里一凉,敢情这书的作者和编者不是退了就是到了二线,看来,只能当废纸买了


看着老板苦相的脸,我常常想,也许这些书中会有一些令人意外的收获


打开后仔细地瞧看,无非是些在职时的重要讲话、对某些事情的杂谈阔论,还有什么管理经验和人生感叹之说


这类书定价很高,多由公家出钱出版,领导在职时因为有人捧场、有人喝彩而出版


由赞助单位出钱、出版人员粗糙地汇编出版而成

老板感叹道,这类的书要放在前几年,还是能很快摊派出去的,领导出兵,谁敢不买?往往书一出版,就由下级单位、管辖业户直接买单了


现在,再看看书封和书腰,再想想当年的记忆,可谓是名声显赫,世态炎凉呀


放下书后,我的心一片冰凉,真有些浪费时间、不值得一看的后悔感


即使看了,也风过无痕,淡白无痕,如一杯隔夜的自来水

倒是一些个人自费出版的书,质量内容和文字水平让人眼前一亮,这类的书,我买了不少,也很喜欢


这一阵子,利用单位中午的休息时间,我独自去了对面的国营大书店看书


开始时,身上还想着多带些钱,若能遇上好书就买来细细品读

可是,几天下来,真正能值得动心、让人人出手掏钱买下的书实在是寥寥无几


大堆大架子摆放的书籍中,多是年轻人写的言情书,名人富翁写的发财致富书,领导老板写的如何管理人的书,钻营之人写的如何有个好人生、怎样摸透领导心、摆平领导的书,还有一些白衣人写的怎样挣钱发财扬名出人头地的书


这类的书粗粗一翻,只看个目录就行了,不消一分钟时间,就能知道这些书的内容全貌


我家的书,从少年时代一路买下来,积攒了满满一房子

虽然看起来数量很多,搬了几次家才知道,真正能值得拥有一生去反复多读、细读和品读的书真不多


所以,我每搬一次家,都是一次对我个人购书历史的大清理、大检验


我的书架上能够保存下来,供我再一次去品读的书中,屈指可数

印象最深的几本书中,除了中国几大部典故名著以外,当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心灵史》和作品选集,张贤亮的《绿化树》《灵与肉》和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小说和杂谈


国外的众多名著书籍中,其中有一本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是我一直热情不减喜爱不已的书籍之一;也许太喜欢了,我又买了不同版本的新书存放起来


跟着我一起搬来搬去,还有列宁的《哲学笔记》、莱蒙托夫的《英雄时代》、陀斯妥也夫斯基的《黑怪手记》、还有大套的书《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它们都始终是我最为珍爱的一类书籍


有资料显示,两年前,我国图书出版总量突破 37 万种 / 年,实现了跃居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目标


目前,中国全年图书出版总量已近 45 万种,比美国的出版量高出近一倍


有学者对出版的书不屑一顾,甚至将其中 85% 的书称为垃圾书


这种观点,我也从内心里保持赞同

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垃圾书中,除了为自己挣钱获利、加身价和获名,投低俗、庸俗之所好,希图能获得市场畅销的原因之外,更多的书中,充斥着假学问、伪真理、坏道理的毒品


这些书,有不惜拾人牙慧、吃人剩饭一类;有看人脸色、听人招呼一类;有违背良心、违背真情,不惜大说假话混话和屁话;甚至有的作者自己都糊里糊涂,根本就没有弄懂道理的那一类书


这样的书,就是不花钱给你读,送钱请你读,最好别读,因为,它们根本不值得去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


吃一筐子烂桃,不如挑一盘好杏子吃

坏了胃,失了读书的情趣,丢了读书的力量,甚至让心灵跟着一起中了巨毒、阴毒和盅毒,这才是人生的最大不值,得不偿失


读一本好书,其实是一种福份
能读上更多的好书,是人生中一件幸运又幸运的事情

就像中国人要吃上卫生、安全、绿色的食物,就要先努力自学成材,让自己成为食品检验员、饮料化验工和食物品尝师一样;中国读者要读上一本好书,也要有一副灵敏的嗅觉,要能自辨书的价值、书的知识量和书作者有没有一颗高贵的良心;更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他们,感受到他们拥有着一颗悲悯人生的灵魂


当识得出其中的好书,一直能读到好书时,你就成就了自己内心的那份自我


也就和书一起,成就了人生的灵魂
读一本好书,需要的功夫,往往在读书之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