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在豆瓣上看到《一天一件艺术品》这个项目的,当时就觉得,这个项目构思真巧,一天一件,不多不少,正好适合我这种想沾点艺术的边,却一次又一次被厚厚的艺术类书籍吓到退缩到墙角的小同学
后来通过三明治认识到这个项目的始作俑者,郑柯,在浓厚的艺术气息外表下(眼神颇有些迷离,胡须颇有点凌乱),竟然是一个搞IT的!这是一种怎样的跨界人生! 艺术君对艺术的真心,让他有了这样的跨界人生
非科班出身,完全凭借兴趣,自己琢磨,一个IT男有了神奇的艺术素养
他给我们推荐几本,让他从IT男成为艺术君的书,如果你和我一样,被第一本书的书名吓到,请从最下面那本开始阅读
[以上为 三明治@米亚橙同学的文字,下面就是艺术君的书籍推荐了
《艺术概论》 这一两年来,蒋勋似乎不如以前火了,也许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他的某些东西确实不太严谨,被一篇书评重击
但毕竟几十年沉浮艺海,积淀依旧深厚;而且他本人确实对艺术有热情,有感情;并且化为感染力,融入他的书和演讲中
对于艺术君这样的入门者来说,一本正经的艺术史很难看进去,蒋勋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会将你带入艺术之门
这本《艺术概论》,就能带着大家领略不同门类、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美,其中涉及艺术的起源、特质、类别、材料、 内容、形式、创作、欣赏和批评
看过这本书,就可以对应自己喜欢的主题去看其他书籍和资料了,比如蒋勋的另两本著作《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和《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同时推荐他的《西洋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讲课录音,在土豆网上可以搜到,放在上下班路上听,是很不错的选择
正是在这些录音的陪伴下,艺术君完成了在南京玄武湖畔的减肥之旅
《文学回忆录》 前年驾鹤西游的木心先生,是艺术君现在的精神导师
学贯中西,通读千家书,身为诗人、画家、文体家的木心先生,自诩为“绍兴的希腊人”
对于艺术有着清明洞达、别具一格的看法,他曾强调“要像对待宗教一样对待艺术”,艺术君深以为然
因为艺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拯救我们这无意义的人生的途径之一
文学是广义上的艺术的组成部分,而且文学与绘画、雕塑这样的视觉艺术密不可分,特别是西方,如果没有《圣经》和希腊神话,西方艺术将不复存在
上千页的《文学回忆录》,貌似以谈文学为主,但其中贯穿木心先生对艺术的独特观点和视角,他从古希腊一直讲到垮掉的一代和魔幻现实主义,对于艺术君这样从人文匮乏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实在有着一些重新洗礼的意义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这本大部头,已经是无数艺术史科班的教科书了
但千万不要被“大部头”和“教科书”这六个字吓倒,艺术君曾经创下越读越兴奋、连读一百页的记录
贡布里希是真正的西方艺术大家了,家学渊源,令他从小就踏入音乐和艺术的殿堂,此后更是把艺术这条道一直走到黑,奉献为数众多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的经典
《艺术的故事》,虽然讲的是艺术史,但的确讲述了艺术的故事
在看书的过程中,艺术君感到:仿佛有一位慈眉善目、循循善诱的老者站在身边,梳理着这三万年的人类历史中凝结下来的艺术菁华,找出其中最亮、最美、最大的部分,告诉艺术君它们亮在哪里,美在何处,又为何这么大
这本书有多个版本,艺术君推荐的是最新的广西美术版,配合的还有一本《<艺术的故事>笺注》,是译者范景中老师整理而成
范老师对原书的翻译清晰流畅,这本《笺注》中还有贡布里希的多篇访谈和论文,看过之后,对理解原书非常有帮助
比如他在导论中所说的:“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去看看《笺注》里的文章吧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 如果带着孩子去博物馆看艺术展,他们一定会有不少问题,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回答?甩出各种专业名词吗?这很可能会浇灭小朋友们的艺术火种
那该怎么办?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这是一本面向孩子的绘画入门书籍,译自《How to Talk to Children About Art》
其特别之处在于:把艺术史上30件经典绘画的时代、背景、主题、创作者等理论知识抛在一边,直接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提出不同年龄阶段(5-7岁、8-10岁、11-13岁)孩子可能提出的问题,并用孩子们的语言加以回答
刚看到这本书时,艺术君还从那些问题的答案中了解到好多东西呢
说起来,它还是导致艺术君辞去本职工作,转而投身艺术普及的导火索
因为艺术君当时先看到英文版,十分喜欢,而且觉得它非常适合国内的艺术教育和普及环境,所以就一直在找国内的出版社,想要翻译引进,辞职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做选题,没过两天,就看到中信已经把它出了,当时对艺术君还是个小小的打击呢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看过了那三十件经典,如果还是觉得不解渴,那就可以拿起这本啦
作者温迪·贝克特嬷嬷,曾成功主持BBC的艺术系列片《温迪嬷嬷的大历程》、《温迪嬷嬷的大旅行》以及《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在欧美可谓家喻户晓
这本书应该是同名纪录片的解说词改编而成吧
全书从史前绘画开始,介绍到当代的抽象表现主义,后面这部分比《艺术的故事》还要新些,也称得上是“与时俱进”了
艺术君推荐它,基于以下理由: 嬷嬷的文字富含感情,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和背景,毫不枯燥,同时前后也能呼应
补充材料丰富,既有对一些经典作品的细节赏析,也有对不同时代的一些名词、人物、文学作品、技法等内容的简要介绍,很有助于延伸阅读
印刷出色艺术相关的书籍,印刷很重要,如果有色差,难以体会作品的真谛
艺术君手上这个三联书店的版本,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的缺憾就是开本有些小了,这是修订袖珍版,只有期待三联何时推出原大版本了
P.S.: 吉林美术出版社还出过一本《温迪嬷嬷讲述1000世界名画》呢,而且貌似是大开本,可惜艺术君一直没有搞到,如果哪位同学看到了,一定要告知艺术君哈~ 写在后面的话: 这些书籍,都是艺术君自己在入门阶段看过的书,现在也还时不常拿出来翻一翻,或者从中查些资料,做些参考
好书都应该是这样的,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且总能提供各种借鉴
另外,出于个人喜好原因,这些书相对偏重对西方艺术的介绍,对于东方艺术、中国艺术,艺术君还没有特别认真地去找过相关的书籍,也欢迎各位看到相关好书的同学,推荐给艺术君呢
还要说的是,想深入理解西方艺术,还是要去找来《圣经》和希腊神话和传说来看看,毕竟那才是源头
当然,看多少本书籍、画册,也比不上看一张大师的原作,那种对感官的冲击力,有时如观钱塘大潮,扑面而来,难以抵挡;有时又像是秋夜赏月,四下无人,好似老僧入定,直入禅境了
(转自:一天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