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

近日《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一文引发网民共识: 一个注重科学的民族,才是最强大的民族,才能最终统领世界


我们必须尊重和重视科学家和科技人才!请看下文,让我们向那些不为名利、不畏艰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们致敬! 第一、赤子铸箭:同学留美造“民兵””,我回来造“东风”! 梁思礼1941年留学前摄于天津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林桦,当年我们在美国留学,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


他是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民兵导弹),我搞的是中国的洲际导弹(东风导弹)


(1966年“两弹结合”成功后,梁思礼(左二)与聂荣臻(左五)、钱学森(左四)等在发射现场合影


) 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回国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


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 ——梁思礼 4月14日,中国“两弹一星”功臣、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仙逝,享年91岁


1941年,梁思礼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1949年,当收音机里传出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激动不已,用旧床单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毅然踏上了回到祖国的渡轮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的儿子,有人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爱国这一课, 我不曾落下半节!” 这两个纯粹而闪烁着万丈光芒的字,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些挺起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人! 第二、中华脊梁,国士无双:致那些逝去的“两弹一星”元勋 什么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取法的人,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一个人没有脊梁,就会站不起来
一个国家没有脊梁,就会永远被列强踩在脚下

一、杨振宁问:造出原子弹,国家给你多少钱?邓稼先答:十元! 杨振宁与邓稼先在美国留学时的合影 ■1950年,邓稼先拒绝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为祖国带回一脑袋原子核的知识,却只给父亲带了几双尼龙袜子
■1958年,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邓稼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当晚辗转反侧,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我要调动工作
”“调哪?”“不能说
”“干啥?”“不能说
”“我跟你通信?”“不行

”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28年啊!!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邓稼先(左) 赵敬璞(右)在罗布泊 ■有一次爆炸失败,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辐射地区,把没有爆炸的核弹,用手抱了回来


他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核辐射,患了重病

住院期间,老友杨振宁来看他,说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邓稼先说: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发小,从初中,大学,留学都在一起…后来两人却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 杨振宁留在繁华的美国;而邓稼先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 ↓ ↓ ↓ 一个是获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奖;一个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 ↓ ↓ 一个82岁不甘寂寞娶28岁美娇娘;一个28年后百病缠身晚年与妻重聚↓ ↓ ↓ ↓ ■1986年,癌症晚期的邓稼先向祖国提了唯一一个要求:看看天安门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他平静地走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杨振宁或许永远不会明白邓稼先为什么那么拼命! 二、郭永怀: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1956年,在回国的前夕,为了冲破外国的阻挠,避免有窃取军事机密的嫌疑,郭永怀亲自焚烧了自己全部的科研文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赤子回归的行旅


面对妻子的迷惑,郭永怀却微笑着说:放心吧!所有的科研数据,都深藏在我的心里……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郭永怀从优越舒适的城市来到荒漠戈壁: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对亲人也严格保密,十几年,他隐姓埋名,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60年代,郭永怀(右1)、钱学森(右2)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 1968年12月5日,一架从青海返回北京的飞机在离地400米高空时突然失去平衡……飞机失事,他以身殉国


在清理现场时,他的遗骸竟然与警卫紧紧抱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
最后发现,他们之间就是原子弹、氢弹的绝密图纸

这需要什么样的责任心,才能在短短几秒钟内作出这样的义举? 郭永怀,人民的科学家永远都活在人民心里! 三、王大珩:邓小平口中的“扫厕所专家” 王大珩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 特纳 教授指导下进行有关光学研究,1948年回国


从60年代开始,王大珩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主席参观王大珩主持开发的仪器设备 SY005 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次核爆试验,指导改装了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


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他领导了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文革,王大珩被打成“特务”
核专家变成了扫厕所大爷

左三为王大珩 当小平同志为其平反冤案以后,他丢下扫帚,第一时间冲进了图书馆,他说:功课丢下了太多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王大珩邀请了几位同事一起庆祝


席间,他说了一句当时大家谁也没听懂的话:“要是再早半年就好了……”


原来,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半年,他的父亲去世,而他却未在身旁

四、吴自良:3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半步 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的研制任务
为打破核垄断、原子弹研制成功做出了贡献
那时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过年过节也不休息

3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每天检查各组的进展,随时解决各种问题


晚年躺在病榻上,只要科研所领导去看望他,他就会用虚弱的声音要求继续进行住院前的科研…… 五、钱学森:毛主席拿11名美国飞行员来交换回来的 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评价: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


他却说:“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此外,还有“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的钱三强、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朱亚光、 省吃俭用为中国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的赵忠尧、 “回祖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的“怪才”的彭桓武 …… 他们的品格足以秒杀那些所谓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回到那个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时刻


这是被视为“东亚病夫” 的古老中华民族再也无须向强权跪拜的日子


在这一天,在世界的东方,在亚洲的中部,在古老的罗布泊,那一团比日出更耀眼的蘑菇云,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是在向世界宣告:伟大的中华民族又回来了! 消息传到国内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万众欢腾,唱啊、跳啊、拥抱啊,如同庆祝盛大的节日


上千万居住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也感受到了这一天周围的人投来的尊敬目光以及心中腾起的无限自豪


1、一位从大陆败退到台湾的一位国民党将领,为了谋生来到南非经商,那时南非奉行种族隔离,黄种人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


有一天,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时习惯地往车后面走

司机对他说“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理由是: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当然是优等民族


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激动地泪流满面

2、在纽约的华人区的一个中餐馆,尽管利润微薄,老板还是要求所有服务人员都要向餐馆的客人卑躬屈膝地下跪服务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似乎麻木了,甚至习惯了

然而有这么一天,餐馆老板却泪流满面地告诉他的职员,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需要给别人跪着了! 3、一位在西欧开饭馆的华侨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此前邻居经常将垃圾扫到他的门前,以示对黄种人的蔑视


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来后,他的门前再没有人堆来垃圾,警察也向他道贺说:“您有这样的祖国,以后不会有人再找您的麻烦!”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辉煌的名字: 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名单


值此,让我们缅怀这些国家的民族英雄吧!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中国脊梁们永垂不朽! 作者 佚名 编辑:华山穹剑  转载请注明 猛戳“ 阅读原 文 ”,你会爽呆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