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夺冠,”女排精神“刷爆朋友圈,但郎平却说……

女排这一路低开高走,从死亡之组杀出,磕掉了所有的劲敌~ 这届奥运会,女排本来就给了大家足够的惊喜


先是打败 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队
要知道 中国女排过去7年对战霸主巴西仅仅获得过1次胜利

而在中国队在大比分输掉首局比赛后, 巴西队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中国姑娘最终 上演绝地反击,以3:2击败巴西队跻身4强


赛后姑娘们也是激动得不行,相互拥抱哭泣,场面就像是拿到了冠军一样感人 采访郎平的记者开心地不知如何组织语言,问郎平:”您怎么给我们这么大惊喜!” 郎平也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呀,强忍着直打转的眼泪


逆转巴西后又复仇荷兰,小组赛中荷兰这只劲旅曾以3:2打败中国队


这次中国队激战4局最后3:1拿下胜利

大比分是3:1, 但是每一局的赢球方都只赢了2分啊! 打到最后这种场面只能用“特别焦灼”来形容了


郎平打完荷兰队感叹自己心脏受不了,只能鼓励队员“打一分赚一分,一分一分咬着牙顶,你死我活的”


回顾一下中国女排的里约之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惊险

早在几个月前, 本届奥运会的女排分组结果确定之时,大家就为中国队捏了一把汗: 中国队和美国队、意大利队、塞尔威亚队和荷兰队等强队同分在B组, 完完全全就是一个 “死亡之组”


世界杯前三名再加上荷兰、意大利,让郎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


包括08年奥运会,两组强弱之分也没有这么悬殊
” 但是她说:“ 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最好的准备

” 事实也是这样的,女排姑娘们就是一分一分磕下来,在这个“死亡小组”里惊险出线了


“女排精神”这几天持续刷屏,但郎平自己说: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


大家都认为郎平身上有“女排精神”,她却主动给“精神”卸下了光环


—————— 郎平出生于60年代初,最初开始打排球是因为热闹好玩


1978年郎平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了袁伟民手下的一名虎将

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扣球勇猛的郎平被解说员称为“铁榔头”,自此铁榔头就成为了郎平的代名词


这次世界杯中国女排获得了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次拿下世界 冠军


从这一次的世界杯赛开始,中国女排开启了“五连冠”时代

那是国家重新开始发展需要精神力量的时候,女排提供了时代所需要的鸡血,邮票都印着她扣球和得奖的英姿


当然郎平的球技着实出色,被称为“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 看看郎平的扣球瞬间,视频里能清楚听到击球时的声音


1985年,深感疲惫的郎平正式从国家队退役

但那时候她已经体现出与众不同之处:不走仕途,出国读书,读国外的体育管理专业


郎平放弃了北京市体委副主任一职, 选择了自费前往美国读书,身上带了150美金


在美国读书的郎平也是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的,要当教练换取学费,还要解决生活问题


在国外,郎平再一次开始当球员,是因为出国留学的成本昂贵,最后郎平 远赴意大利职业队打球


打球和留学过程中,郎平已经伤病缠身,铁榔头的手已经变形了这样 她还有腰椎盘突出,不能长时间站立 腿也动过几次手术,据郎平姐姐说,从脖子到脚,郎平一共做了十几次的手术


郎平说她腿上髌骨都拿掉了,运动时就是骨头撞骨头,听上去就好可怕啊 最终,郎平拿到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羽翼逐渐丰满的郎平开始了她的执教生涯


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会转型成出色的教练,而郎平有意识地给自己的排球事业加入了“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的成分,于是,她彪悍的执教业绩开始了


看下图,基本上就是带什么队什么队牛掰的节奏

女排白天在紧张地比赛,晚上郎平也会晒出自己吃泡面的视频,还说不要让队员们知道,因为自己不让她们吃泡面,自己每天都吃,为了“舒服”,表情好可爱


她始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啊

“女排精神”在80年代是让父辈们振奋的情意结,但这种“精神第一”的想法当然有它的问题,“意志品质”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球赛暂停时郎平指点的是技术细节,并非是在打鸡血


她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管理运动员的方法,才能把一个涣散的队伍重新整治回正轨


战胜巴西的时候郎平说: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 她经历过女排给全民打强心针的年代,但是自己主动从“精神”中走出,让体育回归到体育本身该有的技术话题,这可能比全民搞回忆杀更有价值


郎平说: 「 强者就是要面对各种困难

」 知道光靠“精神”不够,但还是要面对各种困难, 这样一看,郎平的彪悍反而多了一重


(来源于网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