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价上涨成为我国特别明显的社会现象,飞涨的房价已经成为许多普通市民的巨大压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房市泡沫现象成为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普通居民的住房问题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必须对房市泡沫困境进行分析,促进房市改革。
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居民住房开支通常应该占到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二三十,这是国际通行的标准,但是,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早已经不能负担高速增长的房价,住房价格一直在不断的飞涨。中国房价的飞涨使得房市中出现了泡沫现象,并且存在较大的危机,中国的住房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经济政策的范畴,而应该被纳入到社会政策的范畴之内[1]。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在转型时期具有许多新的特征,首先是房地产的价格在一直飙升,并且有加速的趋势,其次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出现了十分短暂的萧条现象,之后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再度升温,最后,虽然对房价飞涨的现象进行了适当的宏观调控,但是在房地产行业中存在大量投机行为,使得房价不降反涨。
二、
房市泡沫面临的困境
1.房地产商对房价上涨具有直接影响
目前,房地产早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中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利益团体,发展程度很高,成熟速度十分快。房地产行业中的资源聚集速度和资源聚集规模是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房地产开发商的集体自觉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房地产开发商几乎成为中国最有钱的一个利益群体,大部分的富豪都存在于房地产开发商之中,房地产开发商凭借自身强势的地位,对房价的上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中国住房需求的形势必然导致房价的居高不下
中国本身人口众多,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使得住房需求更加紧张,房地产市场具有无限开发潜力[2]。中国人口对城市住房的巨大需求使得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呈现出非常规的发展趋势,而且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住房是一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生存的必须,这也是房地产市场一直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3.财税改革的影响
我国进行的财税改革采取分税制,地方政府的财源被减少,更多的集中到中央,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陷入困境。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为地方政府扩大财源提供了机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转让的房市加入到房地产市场之中,对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财政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时抬高的地价很自然的转嫁到房价之上,使其成为普通居民的经济负担。
三、
房市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转型期的中国的政治和思想都十分特殊,努力赶超西方现代化的同时,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房市泡沫困境以及改革的方向也要充分考虑中国转型期的基本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1.减轻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作为自身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应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收房产物业税和保有税等,缓解地方政府的土地投入为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巨大压力[3]。加快分税制改革,拓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减轻其在财政上对房地产的依赖。
2.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政策性的时代,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使政府在社会保障住房体系中占据主导位置,体现公平原则,由政府对住房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对现有的经济适用房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廉租房面积,解决城市居民及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3.完善房市利益协调机制
在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多个利益团体,这些利益团体相互之间具有很多矛盾和冲突,而一个好的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利益冲突,而是有能力将利益的矛盾冲突进行化解,达到利益整体上的平衡,如此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对房地产行业中的各个利益团体的利益行为进行规范,将多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可以有效促进房市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转型期的房市泡沫发展具有一定的困境,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房价过快的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